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商子寅 三甲
商子寅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胸外科

肺隔离症的“小秘密”

673人已读

经常在门诊碰到准妈妈们产前B超发现胎儿有肺隔离症,家长们都很害怕和焦虑,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小儿胸外科常见病--肺隔离症的“小秘密”。

肺隔离症又称隔离肺,是以血管异常为基础的胚胎发育缺陷所造成的肺的先天性畸形,指没有功能的胚胎性及囊肿性肺组织。肺隔离症分为叶外型和叶内型。如隔离肺组织生长在正常的肺实质内,且为正常脏层胸膜所包被,并与正常支气管树存在异常交通或不通,此为叶内型肺隔离症;如隔离的肺组织生长在正常的肺外,且有独立完整的胸膜包裹,并与正常支气管树不相通,此为叶外型肺隔离症。另外叶外型肺隔离症还包括一种特殊类型——膈肌型肺隔离症。

商子寅~1.JPG

叶内型肺隔离症

微信图片_20220216093708.jpg

叶外型肺隔离症

微信图片_20220216093720.jpg

膈肌型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有哪些症状呢?

叶内型肺隔离症因其囊腔病变与支气管有正常或病理通道,局部易反复感染,常表现为发热、胸痛、咳嗽、咳痰、血性痰或咯血等。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误诊为肺炎、肺脓肿、肺囊肿及支气管扩张等。叶外型与支气管无相通,可长期无症状,常位于肺下叶与膈肌间或后纵膈脊柱旁,易误诊为后纵隔肿瘤及肺囊肿等。

其实早些年产前B超设备及技术没有那么发达时,肺隔离症出生前发现不了,多是出生后发生肺炎或者体检时拍X线片才发现的。目前肺隔离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产前B超及出生后的胸部增强CT诊断。

目前产前B超已经很发达了,通过产前B超可以测量隔离肺的大小、明确隔离肺的供血、测量CVR值判定肺的发育情况以及可以了解心脏受压情况及有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宝宝出生后行胸部增强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肺隔离症虽然有10%-15%患儿无临床症状,但因其可能发生真菌、细菌感染、致命的咯血、甚至恶变,一经明确诊断均应积极手术。

图片5.png

肺隔离症感染形成肺脓肿

微信图片_20220216104004.jpg

术后打开标本可见脓液

肺隔离症是良性疾病,绝大多数对于胎儿影响较小,出生后一般无症状,绝大多数可通过微创手术治愈,手术风险较小,术后患儿生长发育及心肺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所以宝宝得了肺隔离症,宝爸宝妈们大可不必焦虑。



商子寅
商子寅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