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锻炼后肌肉酸痛,警惕横纹肌溶解
37岁的肖女士晨起醒来后出现双侧大腿肿胀,并出现行走困难,这可吓坏了肖女士全家,家属用轮椅推着她就诊于普内科门诊,仔细询问病史,肖女士平素缺乏锻炼,昨天突然心血来潮,一口气做了30个深蹲,除双侧大腿肿胀及无力外,肖女士无发热、恶心、腰痛、尿血等症状,根据她的病史和症状,医生初步考虑为“横纹肌溶解”,立即完善了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肝肾功能和尿常规,结果回报示肌酸激酶>22000U/L(正常值40-200),肌红蛋白1690ng/Ml (正常值25-58),谷丙转氨酶60.6U/L(7-40),谷草转氨酶280.0U/L(13-35), 这个结果印证了医生的诊断,嘱咐肖女士休息,给予补液治疗后,肖女士下肢肿胀及无力感明显好转,复查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逐渐下降至正常(详见附图1-4)




图1
1.什么是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指横纹肌受损,肌细胞破坏,细胞内物质(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到血液中。可以理解为肌细胞完整性破坏,细胞内的物质溶解于血液中,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典型表现有肌肉疼痛、无力、恶心、呕吐、浓茶或酱油色尿,也可出现发热、急性肾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2.过量运动怎么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首先是机械性损伤,肌肉剧烈、重复、长时间、高强度机械性收缩,肌肉纤维过度牵拉,容易使横纹肌结构受损。其次是缺血再灌注损伤,肌肉过度收缩会引起缺血,研究显示骨骼肌缺血1.5h可恢复,缺血2h出现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缺血超过7h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恢复供血时引起连锁反应,也会导致肌肉进一步受损。
3.横纹肌溶解有什么危害?
横纹肌溶解常伴发急性肾损伤、急性肝损伤,表现为血肌酐和转氨酶升高,如未及时诊治,也会出现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甚至因多脏器衰竭而威胁生命。
4. 横纹肌溶解怎么治疗?
过量运动后如有上述表现,应及时就诊。横纹肌溶解的治疗目的是保护肾功能,治疗措施有大量补液、碱化尿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适当利尿、严重时可行血液透析,大多数肾功能恢复。
5. 什么患者容易患横纹肌溶解?
未经体能训练者;超强体力活动;极度炎热、潮湿环境中活动,警惕热射病;出汗散热受损,如用抗胆碱能药或穿厚重防护装备;大量出汗、失钾引起低钾血症,血流量减少,肌肉痉挛。
所以,对于锻炼较少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制定计划,不能多度运动,谨防横纹肌溶解。
本文是李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