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登念 三甲
陈登念 主治医师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江南分院 小儿内科

什么是流感(乙流)?面对乙流,怎么预防和护理?

2009人已读

什么是流感?乙流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引起季节性流感流行的是甲、乙型流感。乙型流感不是甲型流感变异而来,而是一直都存在的流感的一种,只是在不同年份出现不同的流行型别。


与甲型流感一样,乙型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触摸自己的鼻子、嘴巴和眼睛造成传播。儿童和成人对流感普遍易感,儿童患病高于成人。18岁以下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22.5%,而成人流感罹患率约为10.7%。5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学校和幼儿园因为人群聚集容易引起流行。


孩子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就诊?


乙型流感与甲型流感表现相似,反复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孩子突然发热,甚至高热达到39℃~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系统表现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乙型流感的病人,或同学、家中有类似症状的病人时,需要高度考虑乙型流感的可能,建议及早去医院检查诊断。除了以上典型症状外,部分乙型流感中的孩子首先表现为发热、呕吐,还可伴有腹泻症状,容易误诊为胃肠炎;还有些孩子表现为小腿肚子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不愿下地走路的症状。


乙型流感与普通感冒症状也有相似之处,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所以家长经常把流感误以为是感冒,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一般来说,乙型流感相对于普通感冒发热更明显,发热时间长,全身酸痛感强烈,乏力明显,同时多人发病现象


高危人群警惕并发症!


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孩子,比如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肝病、肾病、癫痫、智力障碍、免疫力低下者、肥胖者(BMI大于30),<5岁的儿童,特别是<2岁的儿童,属于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重症流感及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在流感流行期间应该重点防护。


得了乙流,怎样护理?


孩子确诊为流感后,家长也不用太过紧张,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一般预后良好,经过发热3~5天,热退后症状逐渐缓解。


病情较轻的可以居家隔离,在医师指导下服药观察,抗流感药物如奥司他韦需及早服用,最好48小时内用药,当然超过48小时用药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腋温超过38.5℃或因为发热引起明显不舒服的症状时,需要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退热,因为流感病人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的肝脑综合征)的风险。


保证孩子充分的休息,适量多饮水,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有些孩子服药后呕吐明显,需要及时去医院复诊。病情较重的孩子需要住院治疗。


乙型流感传染性强,居家隔离者,应该注意防止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室内勤通风,做好手卫生。




面对乙流,我们生活中能做什么?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紧急预防可以口服奥司他韦。


日常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比如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房间通风,勤洗手,尽量避免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口;②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及时去医院就诊;③确诊为乙型流感时,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减少疾病的传播。


陈登念
陈登念 主治医师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江南分院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