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不仅是说服和管教,还有星辰大海
最近,有一段上了热搜的电视节目,内容是在一家商场,儿子要妈妈给自己买名牌运动鞋,父亲看了七千多元的账单,不同意,争执下父子动手,儿子动手打父亲。
青少年厌学,沉迷网络游戏、买名牌鞋、离家出走、家庭关系紧张,往往还拒绝心理咨询,这个群体的数量很多,家长们极其头疼。对这种情况,媒体们的讨论大多数集中在孩子不孝顺,要进行感恩教育;家长不懂得情绪调控,要学会好好说话;以及家庭治疗,甚至认为应采取强制措施等等。在此,作者提供了不一样的解决思路。
青少年若出现多种消极行为,可能与挫折打击、家教方式或心理障碍有关。在暂时难以了解原因的时候(家庭矛盾严重,拒绝心理咨询),可以考虑尝试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激活技术:通过文艺体育,兴趣爱好等积极行为,产生正面开放的认知和情绪,把当事人从中负面封闭的消极状态带离出来。提升自我效能感,更有信心。当在生活的某一方面获得掌控感和愉悦感的时候,对其他方面的行动力也会得到提升。出现积极状态后,再推动心理咨询工作就相对容易了。可以集中几个项目进行团体操作,也可以采取个体定制,充分挖掘当事人家庭的社会资源进行协助。本文展示了几个深度个体定制的案例。
案例1,高一男生A,厌学,沉迷网游,家庭矛盾严重。拒绝心理咨询,认为心理老师和家长是一伙的,都是来修理他的。
心理老师通过与A的家长沟通,了解到,A同学是个宅男,喜欢网络游戏,对电脑和网络技术有一定的爱好,理科思维较好。家长的社会关系中有个朋友,在当地移动公司担任中层领导。跟对方多次详谈,设计方案。之后,该朋友来到他家,跟A说,公司每年都有派技术员去网络通讯公司培训,今年八月份有一批,企业是清华紫光,这是一家大型国企,规模类似华为中兴。既然你喜欢玩电脑,又赶上放假,要不要一起去参观学习,见见世面。这个少年想想同意了。
然后,A和这批员工一起来到了这个企业,当面对百万千万兆带宽的核心网络设备的时候,眼睛都看呆了,说:这么高的网络带宽打游戏该爽得飞上天…..并且,事先联系了一个工程师,手把手的教他怎么操控一系列设备(简单的操作),这个少年高兴坏了。

一周学习结束后,他充满自信的回来,两眼放光的向伙伴们讲自己的故事,大家都羡慕不已。然后,给自己定下了理想:大学要学网络专业,成为网络专家,黑客高手。之后的课余时间,只要有空,虽然也是坐在电脑面前,但已经对网游没多少兴趣了,而是研究网络知识。这种状况下,一家人其乐融融,哪里还有吵架。
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心理老师开始正式和A同学见面,A也说出了厌学的原因:高中课程难度提升了,不适应;某些知识点上遇到了障碍,老师没讲清楚,成绩开始下降。之后,亲戚给介绍的家教高学历低经验,一番努力下来,成绩没什么变化,孩子也窝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家里发脾气。父亲认为:人只要肯努力,一定能读好书;为什么成绩不好,是因为偷懒不努力。在这种错误理念下硬逼。为什么家长会觉得孩子偷懒呢?人受了多次挫折打击后,会出现躺床上、沙发上不愿意动弹的萎靡状态,只剩下看电视和刷手机。看上去,跟偷懒没什么区别。硬逼的结果,本来不厌学,也开始出现厌学,父子反目。父亲更认定孩子学坏了,讲道理、责骂、刻意感动,甚至动手打人。孩子对这套方式极其厌恶,沉迷网络游戏,通过网游来寻找快乐。之后,父亲对自己的主观臆想和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行道歉,坚决改正,双方重归于好。
案例2,高二男生B,厌学、爱好名牌运动鞋、衣服,家庭矛盾严重,多次离家出走,躲同学家打CS反恐游戏,拒绝心理咨询。
心理老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到,B同学身体强壮,爱好户外运动,购买名牌运动鞋既是为了更好的体育运动,也可以炫耀有面子。既然如此,可以从户外运动的角度入手。经过详谈,家长通过从事旅游行业的朋友,找到一个徒步穿越新疆魔鬼城的项目,制定了计划。


之后,这个同学乘飞机来到新疆,加入当地旅行社的一个户外运动团队,到达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魔鬼城,“雅丹”是指罗布泊洼地的一种风蚀地貌,壮丽、雄浑、怪异的沙漠风光,让这位在钢筋水泥城市长大的内地少年感受到极大的震撼。整个徒步穿越过程中,团队的领队和其他成员们教他扎帐篷,使用手持GPS,不依赖指南针辨别方向,寻找水源和利用大雾收集水源,寻找野生食物,携带火种,掉落深谷和流沙的逃生技巧,受伤自救等等野外求生技能。一周穿越旅行结束后,他自信满满的回来了,兴奋的给同学们讲荒野探险故事,把美国探险求生纪录片Discovery(探索频道)改成自己的网名,立下誓言,高考目标是中国地质大学的登山户外运动学院,终极的愿望是进入《国家地理》杂志社,可以星辰大海,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并且说,现在世界的自然灾难多发,如果发生电影《后天》这种末日级的灾难,他是第一个活下来的。
案例3,高1女生L,抑郁症康复后,不知怎么回事,迷上了整容,闹着让家长带去韩国整容,家里买了一堆名模杂志,天天放学回家就看这些。
妈妈没责怪C,只是经常带她去一些艺术场所和体育场所玩,终于,有一天她在花样滑冰的场地边上看呆了,那些女孩子身穿彩衣在冰面上翩翩起舞,美的不要不要的,就问妈妈,我可以学吗?妈妈就找教练商量,教练都晕了,谁不知道花样滑冰是4、5岁开始练的呀,您这个,大了10岁呀,玩玩还行,还请我教?妈妈坚持,教练无语了,你愿意花钱,我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保证能学到啥程度。妈妈继续坚持,每周两次,孩子在冰面上摸爬滚打,妈妈在场地外微笑地看着。没想到她在滑冰上一发不可收拾,人也变了,积极学习,动力十足……,再也没想起去韩国整容,而是忘我地滑冰和读书。快乐的日子总很短暂,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居然比赛拿了名次,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高三的时候申请去国外读大学,居然成功了(欧美大学很看重体育文艺特长)。L把自己比赛的视频,一次次发到朋友圈里,引起同学们的一串串赞叹和羡慕嫉妒恨。那个情景,真的是很难忘。
L同学是个女生,爱美,爱展示,是她们的天性。妈妈从孩子的强烈整容愿望看到了孩子心底对别人认可的渴望,带领孩子走出了一条自信、自强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你也有。
沉迷网络游戏能获得什么?游戏中人人平等,相互尊重,主角可以攻城掠地,成为首领,获得众人的喝彩称赞,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西方孩子是在夸赞中长大的,基础教育的成绩在西方家长眼里,看得并不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很开心,还能成为考试加分项目,让他们非常自信;国内的孩子在传统教育的训斥和压制中长大,讲究集体主义和服从,尤其是学生群体,处于压抑的状态,单一的通过成绩维持自信。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在班级处于名列前茅的地位,他们困惑,彷徨,不开心。课外辅导班的泛滥,课余活动极其匮乏,让压力无处释放。玩电脑手机,只是一个最易获得的渠道。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追求卓越是人的本性。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购买名牌,整容,等等,看似不求上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不快乐,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和阻碍,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他们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希望得到关注和重视,获得赞扬和肯定,将来可以实现诗和远方,星辰大海的梦想。
行为激活的几大操作特点:
1.实施简单,难点在于个体定制:需要家长对孩子非常了解,根据当事人的性格,兴趣和能力,进行严谨的分析讨论,精准策划,每一个步骤都安排到位。包括引入社会各个行业的有责任心的工作者进行全程陪伴。
2. 行为激活若操作得当,对陷入负面纠结状态群体的震撼冲击很大,但这种力量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之后,要抓紧时机,在此基础上进行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咨询,纠正偏差的家教方式,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业问题,是否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等等,这些都是青少年厌学的原因,成功复学的障碍。不然,孩子面对重重阻碍仍然感到棘手,无法前进。即使复学后仍然会再次休学。
3. 激活需要多次执行,每年至少一两次。
4. 对于抑郁群体,如果生物病理状况较重,行为激活和其它心理技术无效,必须采取药物治疗。
本文是王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