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郑龙宝 三甲
郑龙宝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 泌尿外科

检查尿液尿隐血阳性的相关事项及意义

828人已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时常做些常规体检。在这些体检项目中 其中尿液检查是最普通的一项检查,然而化验尿液结果后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尿隐血阳性患者的各种咨询或是各种担忧甚至不理解等情况,我想我还是有必要将相关专业知识梳理一下,科普大家尿隐血阳性的意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尿常规检查中的隐血阳性定义?

尿隐血尿潜血尿隐血试验是测定尿液内的血红蛋白,也反映尿内有无异常增多的红细胞存在。如果红细胞增多,以数量来计,少数就可以称为尿隐血。尿隐血作为一个指标,可分为阴性和阳性,且尿隐血阳性还可以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划分几个+(说明:在高倍镜下,发现20个红细胞就计为++、2+或+2,30个计为+++、3+或+3;40个计为“++++、4+或+4)也就是说加号越多,说明血尿情况更严重。

单独的尿隐血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因为正常人正常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尿隐血,只是正常的尿隐血呈阴性。正常尿液中含有极少的血红细胞,所以尿隐血是阴性,尿隐血阳性是做尿常规检查的结果,说明尿液里的血红细胞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所谓尿潜血也就是肉眼下或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有红血球的存在。但如果用试纸检验时却有反应,因为当红血球遭破坏时,其内含的血红素就会释放出来,所以尿液试棒才能检测到血红素的反应。总之,如果检查提示有潜血阳性时,我们需要警惕及时就医检查,不可等闲视之,以免耽误病情。

二、鉴别是不是血尿或尿隐血?

血尿:指尿中的红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轻度的血尿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称镜下血尿。严重血尿时,由于尿中存在大量红细胞,尿液颜色可以发红,变成洗肉水样或酱油色,甚至呈鲜红色可伴有小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

尿液发红不一定就是血尿,一些食物或药物同样可以引起尿色变红,比如红肉火龙果、利福平、祛铁剂等可引起尿色发红,出现假性肉眼血尿。

一些食物或者药物可以引起尿中化学成分变化引起尿潜血检测假阳性;还有一些溶血性疾病导致血红蛋白通过肾脏过滤到尿液中也可引起潜血阳性,而这些都与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无关。所以尿潜血阳性不一定都是血尿。因此是否真的存在血尿终极判定是做尿沉渣的显微镜下红细胞计数。一旦判断真的存在血尿,我们就要继续下一步检查了。

三、血尿或尿隐血阳性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1、做该检查时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随机留取的尿液以中段尿为宜。

2、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应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以中段尿为宜。

3、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以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为好。用于常规检验的尿量应取10毫升左右,尽快送检。

注意事项:1、检查当天早上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成年女性需避开月经期,待月经干净3天后进行。2、应用抗生素应停药5天后再进行。3、尿液采取后尽快拿给检验科,避免尿液污染,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4、留取尿液时注意应不少于10毫升。5、尿常规检查取尿时,尽量取中段尿(即让开始的小便将尿道冲洗干净后,截取中间段的小便)。

四、血尿(尿隐血阳性)的意义及来源?

尿隐血阳性是IGA肾病、肾炎的常见症状,也可是肾囊肿或多囊肿破裂所为。结果阳性可能疾病:膀胱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等。但是单一检查尿隐阳性不一定就确定为肾病或尿路感染,需要做相关检查进一步诊断。首先要复查尿常规,看是否有尿蛋白高的现象;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朋友如果有尿蛋白高,同时尿隐血2+或+号更多异常,则很有必要做尿红细胞变形率检查,明确血尿来源。 尿血可以根据“肾源性血尿”及“非肾源性血尿”来源做出相关鉴别,这就需要做一下尿红细胞形态的检查。

肾源性血尿:红细胞来自于肾小球,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发生挤压变形,失去正常形态,称为畸形红细胞。如果尿中的红细胞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就考虑为肾源相关导致的血尿。如果确定为肾炎性血尿,需要进一步了解血压、尿蛋白、肾功能等情况,检查结果如仅表现为单纯的镜下血尿,没有其他异常,那么可诊断为隐匿性肾炎,这种情况可以不用太紧张,定期复查即可。但仍然有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后续会出现病情进展,比如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或红细胞大幅增加,出现肉眼血尿,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需要高度重视了,必须进行专科诊治,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肾炎病理分型。

非肾源性血尿:红细胞来自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红细胞通过破损的粘膜、血管直接进入尿液,因此呈正常形态,我们称为正型红细胞。如果尿中的红细胞以正形红细胞为主就要排查肾炎以外的因素,如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如果确定是非肾源性血尿,可先根据伴随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例如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尿白细胞升高,则往往考虑与感染炎症有关,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伴有肾绞痛则结石可能性大,可进行泌尿系统的B超、X光片等检查;如表现为反复的无痛性肉眼血尿则需排查泌尿系统的肿瘤等可能,需进行膀胱镜、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总之,尿潜血不一定等于血尿。明确存在血尿后也不要盲目用药,应积极就诊医院和专科医生详细咨询并进一步明确原因,再针对性治疗。单纯的镜下血尿可定期复查,避免乱用药。

注:以上专业医学知识仅供学习参考,不能作为直接套用治疗疾病,建议具体方案同医生咨询或详细沟通后实施。

郑龙宝
郑龙宝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