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巍 三甲
赵巍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皮肤性病科

婴儿/儿童特应皮炎外用非激素药物时有刺激性怎么办?

408人已读

特应性皮炎,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中医称为四弯风、奶癣、胎敛疮等,我国调查研究发现,1岁以内的患病率约30%,1-7岁儿童患病率约12.94%,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皮肤疾患,主要的临床特点包括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屈侧湿疹样改变(常被诊断为湿疹),全身皮肤干燥,皮疹好发的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屈侧,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如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该病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外用药治疗是婴儿/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常用手段,外用药物具有使用方便,避免内服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心理等优势,故成为患者家属较为能够接受的治疗方式。

在外用药物的治疗中,一线治疗常为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等,而较多患者在看到医生开出激素外用后,产生激素恐惧,或不给患者用药,或自行减量,或轻微好转后立即停药,而后造成病情反复,后指责激素造成病情反复,激素局部治疗失败(激素表示很冤枉)。

在外用药物中,非激素外用药或能部分改善这一情况,如婴儿/儿童特应皮炎非激素药物,0.03%他克莫司软膏(2岁及以上婴儿/儿童特应皮炎)、2%克立硼罗软膏(美国FDA认证可用于3个月及以上婴儿/儿童特应皮炎)等,多数情况下和患者沟通后,愿意使用非激素药物,通过诱导控制用药和主动维持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坚持,在非激素外用药物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再给患儿初次使用外用非激素药物后,可感到局部刺痛、烧灼等刺激反应,造成患者恐慌,从而放弃治疗。

针对这类情况,建议1.提前和患者沟通,告知局部刺激反应,避免造成不必要恐慌。2.刺激反应,多数可经过多次外涂后,多数在1周后,局部皮肤逐渐耐受。3.建议非激素药物,0.03%他克莫司软膏、2%克立硼罗软膏取到药物后放置于自家冰箱冷藏隔间(保鲜隔间)进行放置,待药膏完全温度降至4℃左右,再进行外涂,可减少刺激反应。4.在外涂非激素药物前,可在患处外涂一层保湿霜打底,再行外涂非激素药膏。5.非激素药膏,多为软膏剂型(凡士林为主要基质),油腻感明显,在急性渗出性皮损,如渗液、糜烂处则不适合改急性,软膏剂型最佳适宜皮损为慢性皮损,如潮红、脱屑、干燥、肥厚等表现。


赵巍
赵巍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