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年期的日子怎么过?(更年期保健——三级预防)
上一次讲到,更年期保健的二级预防——识别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关于月经的问题、筛查可能的其他疾病(心血管、骨质疏松、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抑郁等)。
那么,三级预防——改善以上的症状、减少并发症,防止伤病、促进康复。

改善更年期症状
误区一——关于保健品
“大夫,我天天喝豆浆,自己打的……“
打豆浆、喝豆浆的习惯非常好。
大豆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也含有植物雌激素——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2种,它们是已知的、效价最高的2种植物雌激素,但效价与雌二醇相比,还是差很多)。
异黄酮与雌激素有类似的特性,可影响胆固醇代谢、抑制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
亚洲人患心血管风险低的原因也与亚洲人摄入大豆制品比西方人多有关。
但大豆膳食(大豆、鹰嘴豆、扁豆)和补充异黄酮(药物以及亚麻籽、谷物、水果蔬菜中的异黄酮)的研究结论(多为meta分析)对以下情况可能是无用或低效的。
- 缓解绝经症状(包括乳腺癌的女性)?(可能减少潮热发作的次数,但对频发、严重者是无效的,因此,轻症女士可以食用,但如果有乳腺癌的女士建议“食补”、人工补充剂需慎用)
- 比激素治疗更安全?(并没有证实,大豆膳食与异黄酮甚至有相应的副作用,听着怕怕的)
- 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没有明确有效的研究结论,美国不推荐异黄酮预防骨质疏松)
- 对乳腺癌(异黄酮可增加乳腺分泌和促进乳腺上皮增生,慎用添加剂)
- 对子宫内膜(用各种大豆制品长内膜真的没有雌二醇效果好,相反,它对内膜的副作用也没有那么可怕)
- 对血脂(某些研究中大豆蛋白改善了血压或血脂,但并不能改善血管功能,这个结论好拗口,大致的意思是最终对血管的益处不大,比如对于血脂异常导致的粥样硬化作用不大)
仔细研读一下相关文献,一些结论是“有争议”。比如有的说有效、有的说无效、有的说存在副反应,但本人的生活经验告诉自己,大豆还是那些大豆,豆制品就不一定是纯大豆成分了。疫情之下,买一点圆圆的大豆、扁豆、黑豆,喝一杯自制豆浆、剥着“花生毛豆”、品一品我推荐的文献:来自中国同济大学、康德保瑞公司2014年PLoS One.一篇PMID:24586662 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2006年J Natl Cancer Inst.一篇 PMID: 16595782,也是极好的,请注意,大豆虽好,可不要贪多哦,也不要偏驳,不能唯豆制品独尊,还要记得动吃、动吃、才能大吃、大吃!要不然我们讨论来讨论去,吃了那么多,肥胖、少动少肌的不利因素更多啦)
误区二——坚决不能吃激素
许多人,闻激素色变。可能“吃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故事广为人知吧,那指的是”糖皮质激素“
激素,人可离不开它。
比如,糖尿病用的“胰岛素“,甲状腺腺疾病用的”甲状腺素“(优甲乐),这些药物甚至在孕期都是必须的、更是安全的,如果需要用而不用,更是危险的、愚蠢的,否则,因为孕期需要而不用,导致未来孩子的肥胖、糖尿病、呆傻,重新回炉是来不及的。
此处,我们提到的激素是“性激素“。
更年期性激素的使用原则是:有更年期症状,通过饮食、运动、补充膳食添加剂无法改善,且没有禁忌症,均可使用。
问题来了——
为啥要用?
安全吗?
怎么用?
请听我唠唠~
为啥要用?
明确有益的事儿:
- 降低骨折发生率
好多人都知道,老年女性易骨折。原因不多说了。
总之,
性激素治疗对结缔组织、皮肤、关节和椎间盘有益。
性激素治疗是 50~60岁具有高骨折风险绝经女性的首选。
但>60岁,不推荐以单纯预防骨折为目的而进行性激素治疗。
性激素治疗对骨丢失的保护作用在停止治疗后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脂的风险
≤ 60岁、无心血管病史、绝经<10年,性激素治疗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60岁、绝经>10年,不建议单纯为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实施性激素治疗。
安全吗?
静脉血栓是性激素治疗的风险之一,其风险与性激素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方法、年龄、是否吸烟和肥胖等密切相关。
会得乳腺癌吗?60岁前使用,患乳腺癌的风险很小(发生率<每年0.1%)
比生活方式因素如肥胖,酗酒所带来的风险小。
怎么用?
- 每年一次临床随访,包括体格检查、更新病史和家族史;
-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定期总结效果、调整方案;
- 常用方案:
- 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 更年期性激素治疗通常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非特殊需要,较少使用雄激素。
- 雌、孕激素种类、剂型都很多。
- 种类有天然与合成两大类制剂,临床提倡使用天然制剂。
- 剂型有口服、经皮肤、经阴道、注射等剂型。
具体用啥呢?啥时候开始?啥时候结束?…… 这需要您和大夫一起分析、共同探讨再谨慎决定。
调整异常的月经
等待我未来的AUB(异常子宫出血)系列文章(又给自己挖了坑……)
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
常见症状:阴道干燥、疼痛、性交困难、尿频、咳嗽打喷嚏跳绳漏尿、尿急、夜尿增多。
治疗:局部即可。使用低剂量低效雌激素阴道用药,效果好。
目前尚未发现局部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
压力性尿失禁
发病初期、轻症:盆底肌肉训练能改善。
少部分不能改善,需要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症
治疗目的:预防骨折。
治疗方法:
钙:总需要量1000 mg/天,看看每天食物中的钙有多少,剩下来的可以用钙片来补上。
维生素D:总需要量800 IU/天,补充原则同上。
双膦酸盐制剂:被证实可有效预防椎骨和髋骨骨折,3-5年治疗改善骨密度后可停药。
其他:1,25-二羟维生素 D3(骨化三醇)、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
以上治疗的原则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定期复查,以有效、改善骨密度、预防骨折为目标。
其他
“生物类激素”或“天然激素”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缺乏。
非性激素药物:黑升麻。
等等……
本文是舒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