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舒珊
舒珊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万柳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妇科

HPV与宫颈癌,真的那么可怕吗?

200人已读

这两天,两位朋友咨询我:

下方图片:


这是异常的TCT结果。看到这样的结果我脑子里开始发出各种链接信号:有病变的可能性大----高级别病变可能性大----需要排除早期癌变的可能----如果排除了癌,后期至少需要做个小手术。启动这个链条,需要做个阴道镜+活检,因为组织病理是最终确诊的依据。这对于平时没有不舒服感觉的女士来说,是有点想不通、不太容易接受的。

但,这一切的发生是有源头的。

它的源头:99%的原因是——HPV感染,而且这个感染持续数年以上【几年到几十年因人而异:根据局部免疫力(阴道清洁度等)、全身免疫力(睡眠、运动、营养、其他疾病等)】

下图是这位女士的HPV检查结果:


因此,这位女士接下来的诊疗计划: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我告诉她:活检是不疼的哦,别怕;之后等待一周会有个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哪种手术(宫颈锥切啥的)。

这让我想起了上一周,另外一位朋友的咨询(下图):


同样,这也是有原因的(下图):


这位女士的病情有点复杂了:已经患上了宫颈癌,而且还是少见病理类型,期别也不是早期,面临多种选择:手术?放疗?先化疗再手术或放疗?传统的治疗方案对她来说效果不是最佳了。估计这时候的家里乱作一团。而,这位女士如果在前几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这种艰难的抉择大多是可以避免了。

以上两位女士都有个共同点——同样的年龄(35岁),都已婚,却从未做过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很难吗?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脑子里的那根弦:

  1. 首先,它不疼(宫颈上没有疼痛神经,只有极少数敏感的人感觉“轻微有点涨”);
  2. 其次,过程不麻烦。到医院妇科挂号,说“我要做个宫颈癌筛查”,“TCT+HPV”,花几百元(医保还能报销),大三甲需要排排队,我在的美中宜和妇儿医院连排队都免了,电话预约、来了查,查了走,等线上结果、医生解读就好了。
  3. 质控稳定。各家医院的检查结果基本准确、可信。

那为什么不做筛查?

  1. “没有不舒服,不用去医院”的观点。这算是普遍认知了,当然现在正逐渐驱除。宫颈癌是唯一可以承诺”99%预防“的肿瘤。这是因为宫颈癌病因明确:是感染性肿瘤,与HPV感染的相关性达到99%。上过医学院的学生都会被考到”宫颈癌的病因是什么?“。答:”HPV、持续、感染“就对了。这句话正逐渐深入人心,不仅仅出现在医学院考卷上了。
  2. 害怕感染、担心感染,不愿意面对。这是侥幸、赌徒心理作祟。我们等TA上岸、拉TA一把。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筛查?多久做一次呢?

关于这一点,其实并没有定论。

这几年美国妇产科学会的指南关于筛查时间不断变化,一是根据HPV疫苗上市的时间和接种人群的数据统计;二是卫生经济学,从节省社会资源的角度。我们国家的筛查指南还是2017年的。这是国家层面的建议,走社区免费筛查的可以参考这个频率。

私以为,国情不同,个人生活习惯不同,筛查的频率也不同。比如:

美国接种hpv疫苗已有数年,国内HPV病毒传播情况跟我国有所不同。

国人的安全套使用习惯也不同。

每个人的性伴侣情况不同,性伴侣的性伴侣也不同。

有的人经常出差、游泳、泡温泉、群居

有的人工作经常接触人体各种分泌物

……

因此,无论怎样的规定,还是有各种频率来医院筛查宫颈癌的女士。

一般来说,我的建议

性生活开始3年之后可以开始筛查每年1次,3次阴性可以3-5年一次,终止时间根据之前筛查的情况,如果从未感染过,生活习惯稳定,可以在65岁之后结束;如果有过感染,还是继续筛查更放心。能预防的癌症,为什么不做在疾病前面呢?

检查的项目:推荐 TCT+HPV 联合检查,前者(TCT)是结果,后者(HPV)是原因,两者联合可以去除假阳性假阴性的风险。

尤其是HPV的检查,它有”预测性“,比如HPV阴性,意味着99%没有宫颈癌的风险,如果常规TCT检查的女士多年没检查过HPV,需要检查一次,如果阴性,可以继续三年查一次。

但是,有些特殊情况值得大家注意:

  1. 我们临床上也时有HPV阴性的HSIL(高级别病变,是癌前的最后一级病变,挺让人容易后怕,但悬崖勒马,在宫颈癌之前发现,也很不错了),谁也说不好要不是这一次体检发现,她的未来是什么。
  2. 也能看到性生活只有两三年就HSIL的女士。
  3. 我见过最年轻、在我面前走掉的宫颈癌女士是24岁。 之后的我更加惜命!
  4. 以上,与大家共勉。






舒珊
舒珊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万柳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