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是一种相对常见的临床问题。如果进入循环的钙超过排泄至尿液或沉积于骨骼的钙,则会发生高钙血症。这见于骨质吸收加速、胃肠道过度吸收钙或肾脏钙排泄减少时。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是高钙血症最常见的病因,占所有病例的90%以上
(一) 骨质吸收增加
1. 原发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2.恶性肿瘤 — 许多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高钙血症,包括实体瘤和白血病
3. 甲状腺毒症
4. 其他 — 骨质吸收增加所致高钙血症的其他较少见原因包括:制动、Paget骨病、乳腺癌伴广泛骨转移的患者使用雌激素或抗雌激素药(如他莫昔芬)、维生素A过多症
(二)钙吸收增加
钙摄入增加 见于乳碱综合征、维生素D过多症(摄入增加所致或者内源性1,25-二羟维生素D生成增加,后者可见于恶性淋巴瘤、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尤其是结节病),少数情况下还可见于其他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疾病,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或者在硅胶注射美容的情况下出现)
其他原因
高钙血症的其他原因包括:
锂 — 长期接受锂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发生轻度高钙血症
噻嗪类利尿剂 — 噻嗪类利尿剂可降低尿钙排泄,
嗜铬细胞瘤 — 高血钙症为嗜铬细胞瘤的一种罕见并发症
肾上腺功能减退症 — 偶有艾迪生病危象患者发生高钙血症
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 — 报道称,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可发生高钙血症,最常见于存在横纹肌溶解的患者。
茶碱中毒 — 茶碱中毒可引起轻度高钙血症
家族性低钙尿性高钙血症—家族性低钙尿性高钙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特征为轻度高钙血症、低钙尿症(提示肾小管钙重吸收增加的作用)、血清镁浓度正常或中度升高,以及PTH血清浓度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多数此类患者几乎没有高钙血症的症状,不需要治疗;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不能纠正高钙血症。
干骺端软骨发育不全 — Jansen型干骺端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侏儒症,可引起无症但显著的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甲状旁腺正常,PTH及PTHrP血清水平正常或偏低。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 研究者已在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婴儿中报道了高钙血症及髓质肾钙沉着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