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何萃 三甲
何萃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一)

596人已读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广东省高发,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后早期,患者会出现放射性口腔炎、溃疡,随着放疗年限的增加,可出现吞咽困难、嗓音改变、咽鼓管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颈部肌肉纤维化等。

一、放疗后吞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吞咽障碍是放疗患者常见、逐渐进展的并发症,会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放疗后吞咽障碍主要病理机制有:第IX、X、XII(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对脑神经受损以及咽喉、食道上扩张肌放射性损伤,导致;1、腭帆肌群萎缩,导致吞咽时食物反流入鼻腔和鼻咽;2、舌肌萎缩、无力,咀嚼无力,对食团控制力下降,流入咽喉引起误吸;3、咽反射消失,不能快速有效启动咽期吞咽;4、咽缩肌无力,咽腔对食物的挤压运送能力下降;5、声带麻痹,食物进入声门下,引起误吸;6、食道上扩约肌开放能力下降,食物不能有效经咽入食道,造成食物在咽部残留,溢入气道。

对舌肌萎缩的预防可以使用拉舌运动、电动按磨牙刷、弹舌运动; 对声带麻痹,可以歌唱促进声带闭 合,也可以运用声门上吞咽法促进声带闭合;对咽缩肌无力和食道上扩约肌开放不良,可以练习shaker训练和masaku吞咽法。

放疗后吞咽障碍的早期症期可仅有吞咽梗阻感,表现为吞馒头、面包困难,需用水冲服,饮水和粥容易,此时可适量使用经口球囊扩张术;当患者出现呛咳,甚致肺部感染时,需运用间歇置管进食。对于已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禁止经口进食,采用辅助进食的方法,如间歇置管、留置鼻胃管、胃造瘘、食管造瘘术,综合考虑,间歇置管仅餐时短时留管,无创,能让患者获得吞咽的愉悦感和容貌自信,最适合此类患者。

二、放疗后构音障碍

放疗后构音不清主要声带麻痹所致气息声、声嘶和舌肌萎缩所致说话含糊不清共同导致,可通过歌唱、

电刺激喉运动神经、电动按磨牙刷、牵拉舌减缓其发生和处理。

三、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

放疗后患者因腭帆肌功能减退,可出现咽鼓管开放不良,早期表现为耳闷症状,后期可出现分泌性中

耳炎,甚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听力下降。早期可在非上呼吸道感染、非鼻炎等情况下,通过练习捏鼻鼓气动作改善咽鼓管功能,也可以使用波氏球练习咽鼓管功能。一旦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应接受鼓膜穿刺置管手术。

四、放射疗后颈部肌肉纤维化

因放疗致肌肉组织慢性炎症反应,肌肉会出现纤维化,表现为肌肉变硬,颈椎活动度下降,可通过适量的肌肉牵拉训练维持肌肉弹性,也可以在肿瘤已控制的状态下,适量适用中频电治疗改善肌肉弹性。对已出现肌肉变硬的患者,也可以适当采用按摩、肌肉牵拉,以及在肿瘤控制良好时,予中频电治疗对症处理。

因放疗并发症不可避免,鼻咽癌患者还应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固执心理,极积预防,对已出现并发症,采用对症处理,提高生活质量。

何萃
何萃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