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袁一飞 三甲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

342.结膜黑变病恶变黑色素瘤后的局部切除(5年随访)& 保眼治疗的原则

750人已读

本例患者今年复诊,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查的频率。翻查既往资料,仍然为治疗效果感到欣喜。(本例为科普文章341中病例4)

目前眼表情况,角膜透明,鼻侧少许色素及血管翳


(343.结膜色素痣恶变而来的黑色素瘤&局部切除和眼表重建)不同的是,该病变范围更加广泛,累计上方穹窿部结膜,是来自结膜黑变病(PAM)恶变以后的恶性黑色素瘤。

球结膜处肿物增厚明显

蓝色箭头为上方结膜穹窿部病变


临床特点依旧表现为快速增长,肿瘤垂直性厚度明显增加,有出血倾向。


手术完整切除,避免术中操作引发种植、播散,因为瘤体质地柔软,操作并不容易。

无瘤原则必须贯穿在每个环节中。


五年,对于恶性肿瘤的随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时间点。现阶段仅角巩缘略有色素。提醒患者如果进一步发展,仍应及早手术干预。

色素的分布,照片记录




而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是否能够采用保眼的治疗?医生需要理性地评估。



因为此类病变的手术的目的:

1、不单单是彻底切除病变,避免肿瘤复发:

2、足够的眼表重建,才能维持角膜上皮的完整性和透明,使患者得以保存视力和手术后的舒适度。


当病变范围非常广泛的时候,

1、累及大范围睑结膜时,想完整切除肿物而不造成残留、种植,本身极为困难;

病变累及睑结膜,睑缘皮肤、球结膜,之后专门写科普文344


2、大量球结膜病变的切除减少角膜缘干细胞,相关眼表环境的破坏也使得术后的异物感等不适症状严重干扰到患者的生活。


考虑到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放化疗并不敏感及其转移可能,部分患者最终不得不采用眼眶内容剜除手术,今后另外发文讲述。


在医学越来越发达的今日,我们应对肿瘤有了更多的治疗手段。但每年完成的眼眶内容剜除手术中,至少一半是结膜黑变病所导致的恶性黑色素瘤,原因也在于此。


美观和功能固然可贵,

但面对某些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

生命永远在第一位。

袁一飞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