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清华 三甲
张清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神经内科

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你了解吗?

268人已读

对于脑卒中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 [1] ,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 [2] ,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3] 。但其实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卒中可防可控。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卒中发病率,减轻卒中疾病负担。卒中的预防分为两种,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我们现在来依次给大家说明。

图片1.png

1、一级预防——未病先防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于预两种。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当生活方式等。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指发病前的预防,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而达到预防脑卒中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对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来说。比如控制高血压在140/90 mmHg以内;年龄超过40岁开始注意或者检测血糖,已经患有糖尿病的积极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4.4~7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戒烟戒酒,规律运动,不要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膳食,少油、少盐、少糖[4]

图片2.png

2、二级预防——轻病防重、病后防复

脑卒中二级预防是通过对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控制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预防复发[5]。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糖,提高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可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复发和死亡率[6]。此外,还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以便更好地确定卒中发生风险,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增加或调整治疗药物、接受手术治疗等,从而预防严重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图片3.png

关注脑卒中的患者都知道缺血性脑卒中依据病程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急性期:发病后1 个月内,病情最严重,需及时正确的治疗;恢复期:发病后2~6 个月,通过治疗,二级预防及中医理疗、中医康复等措施改善急性期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等;后遗症期:发病后 6 个月以上,生命体征稳定,症状和体征不再进展,可存在一定程度后遗症[7]。这里的后遗症包括偏瘫、面瘫、记忆功能障碍、痴呆等。虽然患者已经出现了不可挽回的后遗症,但是也不能放弃,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卒中后遗症。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治疗方式都涵盖药物治疗,积极的治疗,延长用药时长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出现。

图片4.png

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美金刚可用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丁苯酞、己酮可可碱、奥拉西坦、银杏叶提取物、尼麦角林、尼莫地平可改善认知功能。有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奥拉西坦干预组10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者,治疗6个月后其 MoCA、MMSE及AD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疗效改善情况更佳,且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程度优于吡拉西坦[9]

参考文献:

[1] FEIGIN V L,FOROUZANFAR M H,KRISHNAMURTHI R,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stroke during 1990-2010: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 Lancet,2014,383(9913):245-254.

[2] WANG W,JIANG B,SUN H,et al. Prevalence,incidence,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 687 adults[J]. Circulation,2017,135(8):759-771.

[3] 陈竺.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

[5] 田惠杰,唐丽梅,王娟,等. 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效果评价[J]. 河北医药,2019,41(16):2543 -2546

[6]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

[7] 基层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 2022

[8]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

[9] 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1 版)

张清华
张清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