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脑血管病
人们常听到关于脑血管病的一些科普宣传,那到底脑血管病是什么病呢,是人们通常说的脑卒中吗?和认知障碍、老年痴呆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给大家一一解答。脑血管病是指所有的脑部血管的疾病,在医学上归属于神经内外科。这种疾病可以对患者造成短暂的或者永久性的伤害,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造成残废或者死亡[1]。
1、 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突然堵塞或破裂所导致。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85%;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属于这一类。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经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近30年,我国卒中总发病率不断上升,低收入群体发病率快速增长,并出现年轻化趋势。中国国家卒中筛查的数据显示,我国 40 ~ 74 岁人群首次卒中总体发病率2002 年为189/10 万,2013 年为379/10万,平均每年增长8.3%。2018 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49/10万(死亡人数约157万),较 1990 年上升41%,分别为城市居民的第3位死因和农村居民的第2位死因。卒中出院人数及人均医药费用同样呈持续增长趋势,2017 年我国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 9607 元和 18525 元,与 2007 年相比分别增长了 60% 和118%。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它也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可取得显著的效果[2]。

2、 认知障碍
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并成为当下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PSCI诊断的确立应当具备三个要素:(1)明确的卒中诊断(2)存在认知损害(3)卒中和认知损害的时序关系:在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3~6个月。PSCI按照认知受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和卒中后痴呆(PSD)。二者均有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区别在于PSD患者生活、工作能力严重受损,而PSCIND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可完全正常或轻度受损[3]。PSCI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表现、精神行为异常等。具体表现为失语、步态异常、不稳或跌倒,执行能力差......当然,部分患者更易出现各种精神行为异常,如抑郁、淡漠、精神运动迟缓、情感失控、行为异常等[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老年痴呆
爱忘事,闹小孩脾气,脑子糊涂,情绪反复无常......相信看到这些症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是的,这些症状也确实在深深的困扰着他们。正是因为种种困扰,如何治疗AD也成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的话题。AD目前已经成为痴呆的首要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 5000 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5]。AD致残率高,患者晚期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完全需要他人照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护理负担[6]。
除阿尔茨海默病之外还有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造成的脑组织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导致脑组织损伤,脑功能出现退化等现象,记忆力及认知能力的减退、行为及情绪障碍等是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症状。大量数据表明,血管性痴呆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现已成为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及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奥拉西坦通过激活腺苷酸激酶,使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乙酰胆碱的转运能力增强,提高脑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改善患者的记忆障碍,还可以刺激胆碱上行激活系统中的神经元,使乙酰胆碱生成增多,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进而达到增强记忆功能的目的[7]。可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

参考文献:
[1] 《健康护理》2019年第13期
[2] 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
[3]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
[4] 段建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05):423-427.
[5]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规范(2020 年版)
[6]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七):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9):1461-1466.
[7] 杨学东. 奥拉西坦在老年性痴呆治疗中的疗效探讨[J]. 中外医疗,2015(29):124-125. DOI:10.3969/j.issn.1674-0742.2015.29.052.]。
本文是张清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