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 之二: 有了白内障,该什么时候做手术?
文章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白内障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等,以及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同时,还介绍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优势和适应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白内障的相关知识。
上一篇文章我们聊了聊白内障的相关症状(参考文章:白内障 之一:什么是白内障?),有了类似症状,就要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
提纲:
- 怀疑自己得了白内障,要去医院做哪些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再根据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做别的检查)
- 怀疑自己得了白内障,要去医院做哪些检查?
2.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唯一有效的是手术)
3. 有了白内障,该什么时候做手术?(参考视力下降程度,结合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听取专业意见)
4.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不是适合每个人?(不是。有些情况下不能做,有些情况需要与医生进行良好沟通,充分理解手术风险和局限性)
(加了这几句话,不想看长文的,看这些就够了)
最基础的检查项目是: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然后根据前几项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视力检查包括直接查视力、电脑验光查矫正视力、必要的时候也会查对比敏感度视力。
矫正视力也可以叫做戴镜视力,观察矫正视力的好坏,可以排除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的影响。
对比敏感度视力是观察眼睛在不同背景光下看清事物的能力,有些人可能查视力表发现视力还不错,但光线稍有强弱变化,就明显看不清,带来严重困扰。
裂隙灯检查是直接观察眼睛的前部,包括眼睑(眼皮)、结膜、角膜、瞳孔、和晶状体等结构的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晶状体混浊的类型和程度。
眼底检查是指对玻璃体、视网膜的检查,排除眼底结构的病变。需要点眼药,把瞳孔散大,配合眼球转动,就能看到周围的玻璃体和视网膜情况。
医生根据这些检查,可以大体判断一下视力的高低与晶体混浊的程度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是否存在其它可能的病变,结合检查结果,再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比如眼科B超、视野、OCT等等。
2.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术。
目前市面上大约有几十种号称能够治疗白内障的药物,一般来说,也可能能够缓解早期白内障的一些症状,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治愈白内障。
3. 有了白内障,该什么时候做手术?
关于白内障手术时间的选择,我们听到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有了白内障就一定要做手术,要不晚了就会失明;还有的人认为,白内障不要做的太早,要等它熟透了看不见了再做。
这些看法对不?我们来慢慢梳理。
轻度的白内障也可能对视力影响不大,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将晶状体混浊且矫正视力低于0.5称为临床意义的白内障;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临床上也常常以矫正视力低于0.5作为一个手术的指征,更早时候,还把矫正视力低于0.3作为手术指征。但视力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指征。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成熟和各种新型人工晶体状的出现,白内障手术逐渐从单纯的复明手术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转换。
什么叫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简单来说就是,现代的白内障手术,通过微小切口摘除混浊晶状体,再植入新型的人工晶体状,最大程度的提高术后的远、中、近视力和视觉质量,让人不仅仅看的见,还能看的清晰、舒适、持久,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
重点:新型人工晶状体——
目前普遍应用的人工晶状体是单焦点的,也就是说,术后如果看远处清楚,看书看手机可能就差一些,需要戴花镜才能看清楚;如果看手机清楚的话,看远处可能就需要戴近视眼镜。另外如果角膜有散光的话,也可能需要戴散光眼镜。
新型人工晶状体呢,就把这些矫正都设计在晶状体上,有多(双)焦点晶体、三焦点晶体、散光晶体、全视程晶体或多焦点合并散光晶体,根据每个人的眼部情况量身定做,让你手术后同时看远、看中等距离(比如台式电脑)、看近(手机)都清楚,可以摆脱戴镜的苦恼。
简单地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有这些优势:
(1)切口小,仅有2.2-2.8mm,对眼睛的损伤小,恢复快;
(2)同时矫正存在的近视、远视、散光或者花眼;
(3)术后的远、中、近视力均可以得到提升,摆脱了对眼镜的依赖。
(4)矫正眼球本身的一些不完美,视觉质量得到提升,不仅能看清楚,还能看得舒适和持久。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出现,使白内障手术的适应征进一步放宽,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做呢?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下面这几种情况:
(1)自觉视力下降比较明显,或者在强光下或弱光下视力下降明显,日常工作或生活出现困难;
(2)本来有近视、远视或散光,但不愿意戴镜或戴镜矫正效果不理想,而晶状体的混浊加重了视力差,对生活造成影响;
(3)出现明显的老花眼,看近极易出现疲劳,又不愿意佩戴眼镜,对近距离工作产生明显影响。
您就可以到眼科门诊就诊,医生通过检查,会给予专业建议。
总之,在参考视力下降程度之外,考虑白内障给个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大小,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共同决定是否手术。
4.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不是适合每个人?
肯定不是。任何一种手术方式,都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
什么人不能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呢?
(1)有严重的眼底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病变等的患者;
(2)先天性的眼球发育不良,或者超高度近视眼、角膜严重病变、严重不规则散光、慢性炎症、青光眼、晶状体及周围组织的病变、大度数斜视、弱视患者等;
(3)有精神性、心理性疾病者。
还有一些情况,需要和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商定是否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1) 对视觉质量要求过高者,如夜间间驾车较多、年龄过大、或者自身适应能力差者;
(2)白内障手术同时需要联合其他手术,如抗青光眼手术、眼底病变的手术等;
(3)有眼外伤病史、瞳孔大、角膜曾经做过屈光手术等;
(4)极端完美主义者、焦虑型人格、对手术期望值过高者;
(5)严重的干眼症,或者本来就有严重怕光的患者;
(6)儿童患者。
总之,除了人的眼睛本身的因素,要正确理解下面这些,才可以考虑手术:
(1)任何手术是有风险的;
(2)科技发展是有局限性的,新型人工晶状体虽然功能越来越强大,但也不可能完全像正常人眼的功能一样;
(3)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有的人术后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立即改善,但有的人术后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适应。
本文是任美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