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服药不依从,我们怎么办?
文章摘要: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按处方要求的药物剂量、服用频率和时间用药的具体情况。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可以预示着良好的治疗结局和社会功能,而依从性欠佳则可能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更多自杀企图等。本文介绍了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以及提高药物依从性的方法。
1.什么是药物依从性?
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疾病,在开展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患者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坚持服药,例如6-12月,甚至2-5年不等。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指的是患者按处方要求的药物剂量、服用频率和时间用药的具体情况。依从性可以量化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遵照处方用药行为的和未遵从处方用药行为的百分比,例如:在一个月内,[遵照医嘱服药的天数/未遵照医嘱服药的天数]*100%,根据百分数,可以大概划分为依从性良好、部分依从或依从性差。如果能够按照在80%左右的时间,遵从处方服用药物,可以评估为“依从性良好”。
研究显示,现实世界中,多数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不到50%,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患者,这样一些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药物依从性良好,往往预示着良好的治疗结局,良好的社会功能。而依从性欠佳,往往预示着疾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更多自杀企图、更多次急诊就诊等等。
2.哪些因素影响依从性?
药物副作用、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消极看待药物疗效)、共病人格障碍、应激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离婚,等等。
3.如何提高药物依从性?
选择适合的药物(权衡疗效和不良反应);
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药物治疗很重要;积极开展疾病健康宣教,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
患者的家属/监护人对患者加强药物的管理,帮助和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定期门诊随访,接受医生的评估,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
减少患者的病耻感,减少社会心理应激,增加社会支持(无条件的关注);
作为精神科医生,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认为选择合适的药物,督促患者按时规律服药,定期门诊随访,增加社会支持对于增加患者,尤其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十分重要!!!
本文是杨福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