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孟欣颖 三甲
孟欣颖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市立医院 消化科

慢性肠系膜缺血的治疗简述

141人已读

1.对于症状比较轻,没有造成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来说,可以先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方式方面:注意少食多餐,饮食的结构和量尽量以不引起症状为宜,戒烟;2)如果肠系膜动脉存在粥样硬化,可以服用他汀降脂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这点和防治心脑动脉硬化一样;3)可以使用一些血管扩张药物,比如硝酸酯类、银杏叶片等,但业界并没有统一意见;4)如果存在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或者腹泻等情况,可以服用助消化、益生菌、调节胃肠功能的药物;5)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须要营养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或使用肠外营养。

2.内科治疗不能解决肠系膜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这一根本问题。所以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外科手术,这一手术过程称之为肠系膜血管重建。手术适应证包括:1)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严重营养不良,明确为慢性肠系膜缺血所致,内科治疗不能缓解的;2)有临床症状,血管造影发现2条及以上肠系膜血管存在明显病变的;3)有临床症状,既往有腹部内脏血管手术史的;4)没有临床症状,患者准备做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支架可能影响内脏动脉血流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腹手术(肠系膜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肠系膜动脉旁路术)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3.慢性肠系膜缺血主要的风险是可能出现急性的动脉缺血,导致肠道缺血坏死。一旦出现,属于急症,预后比较差。具体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评估。

4.虽然绝大多数(90%以上)的慢性肠系膜缺血是由于肠系膜动脉的粥样硬化造成的,但还有一些导致血管损伤的病变也可以造成本病,比如多种血管炎、腹部外伤、放射病、高凝状态、血管发育异常等情况,这些疾病的治疗就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

参考文献:

1.常光其,陈逸钿.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治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16,1(3):137-139.

2.崔春吉.慢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6):648-650.


孟欣颖
孟欣颖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市立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