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序贯疗法?
序贯疗法最初是在2000年由一个意大利研究小组提出,是将当时国际通用的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中的抗生素应用顺序进行调整,取得较好疗效,2010年以后逐渐得到国际的关注。
标准的序贯疗法方案如下(以总疗程10天为例)
疗程的前5天为诱导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常规剂量,2次/d),联合阿莫西林(1000mg,2次/d);
疗程的后5天,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常规剂量,2次/d),甲硝唑或替硝唑(500mg,2次/d)和克拉霉素(500mg,2次/d)的三联治疗。
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耐药率的逐年增高,后续出现了改良的序贯疗法
(1)用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替代克拉霉素;
(2)用四环素(500mg,4次/d)替代克拉霉素;
(3)将阿莫西林的使用时间延长至整个疗程;
(4)含铋剂的序贯疗法;
(5)添加益生菌及乳铁蛋白等辅剂;
(6)将疗程延长至14d;
(7)用四环素(500mg,1次/d)替代甲硝唑等。
序贯疗法研究及应用的局限性
(1)样本来源不全面。有关序贯疗法的研究主要来源于意大利,而来源于其他地区如北美、南欧及亚洲国家的数据偏少,样本涉及地区不全面。
(2)缺乏足够的抗生素耐药方面的信息,尤其是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双重耐药的样本信息较少,影响了对序贯疗法在不同耐药水平下的疗效评价。
(3)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序贯疗法服药过程中需更换治疗用药,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
(4)不适用于某些患者。在序贯疗法的诱导期疗程中,阿莫西林是非常关键的药物,因此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并不适用序贯疗法。
(5)治疗失败后抗生素的选择大大受限。因序贯疗法同时应用了3种抗生素,一旦治疗失败,补救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将大大受限。
(以上内容摘自文献:国际消化病杂志,2015,35(1):55-58,并做改写)
鉴于序贯疗法方案复杂,抗生素使用种类多,疗效并不优于我国近年来推广使用的含铋剂四联疗法,故本人没有使用经验。
本文是孟欣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