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尿失禁怎么办?
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式,目前随着肿瘤的筛查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早期发现并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而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国外大型多中心研究和前列腺癌数据库统计显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40%。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膀胱颈部、双侧输精管壶腹段、双侧精囊及完整的前列腺,虽然可以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但会使膀胱颈部及部分前列腺尖部尿道被切除,导致控尿结构损伤。
加之由于大块结扎或缝扎、解剖不清、术中出血、肿瘤浸润、粘连等,术中也可能损伤远端括约肌、筋膜、韧带及盆底肌肉等,这些都会导致术后尿失禁发生。
压力性尿失禁:大部分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发生的尿失禁为外括约肌损伤所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当腹压增加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按程度可分为轻、中和重度。
轻度: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发生
中度:发生在快步走等日常活动
重度:站立或卧床时即发生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十分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常呈膨胀状态,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
尿失禁按病程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尿失禁(病程在3个月以内)与长期尿失禁(病程在3个月以上)。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与术后时间密切相关,约44%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可恢复控尿能力,约20%患者在术后3-6个月恢复控尿能力,但仍有5%的患者术后6个月后才恢复控尿能力。
总而言之,大部分患者即使术后出现尿失禁的症状,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地恢复控尿能力。当然,也有一些方式能够帮助患者解决尿失禁的困扰。
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使盆底神经改变,肌肉收缩力量和张力增强,为膀胱、尿道提供结构支撑,同时可以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力量。
方法:
1、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平卧位、站立位或坐位;
2、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前提下,自主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维持10秒;
3、然后放松休息10秒;
4、以上动作为1次,20-30次为1组。
时间:
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组,每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控尿恢复的情况决定治疗疗程。
近年来发现度洛西丁可以通过提高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来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临床试验发现在使用度洛西汀的1个月内,有54%的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每天减少了一半以上的尿垫用量,证实了度洛西丁在治疗轻至中度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的作用
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如果尿失禁情况持续存在,并且通过传统的治疗无效后,应当考虑再次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主要有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球海绵体悬吊术、经尿道注射填充剂和干细胞治疗等。

本文是钟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