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术后换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肛肠疾病由于部位特殊,暴露较差,且容易受到粪便刺激与污染,同时手术创面多是开放性,大部分位于肛门内,容易出现伤口引流不畅、肉芽增生、水肿、出血、延期愈合甚至伤口感染等情况,一般不换药就不容易正常愈合。

大家都有一种惯性思维,一旦要手术,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术的质量,要找个好医生,有经验的医生来主刀,然而大家不知道的一件事是,术后换药尤为重要。
肛肠疾病由于部位特殊,暴露较差,且容易受到粪便刺激与污染,同时手术创面多是开放性,大部分位于肛门内,容易出现伤口引流不畅、肉芽增生、水肿、出血、延期愈合甚至伤口感染等情况,一般不换药就不容易正常愈合。同时,肛肠手术常有像皮筋挂线、结扎线、对口引流等特殊情况,需要在换药时予以观察并及时处理。所以术后换药显得特别重要,甚至有“三分手术,七分换药”的说法。
肛肠疾病一般是Ⅱ类切口,乙级愈合,伤口的恢复期分为三个阶段炎性期、纤维增生期、上皮覆盖期,需坚持换药。
早期:伤口以炎性渗出为主,此期换药是为了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和脓液,使伤口引流通畅,减少细菌和分泌物的刺激,防止并发感染。
中期:此期伤口分泌物减少,以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由于肉芽组织对外界理化刺激抵抗力弱,易受损伤,本期要保护肉芽组织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
晚期:此期伤口、创面已经基本被肉芽组织填平,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中心靠拢,最后覆盖创面,使创口愈合。
不同病种换药
1. 痔疮术后换药:较宽大的放射形切口应将引流纱条放置到切口底部,以使切口逐步愈合,可以避免肛门狭窄。保持大便通畅,换药时应轻柔,避免暴力换药致内痔结扎线过早脱落,引起出血或创面不愈合。观察创面肉芽,如果出现高于皮肤边缘时,应及时剪除,并停止油膏类外用药,改为水溶液纱条。
2. 肛裂术后换药:肛裂术后创面多为纵形,换药时创口要放小纱条至创口底。肛裂术后创面自基底愈合是不狭窄,不复发的关键。
3. 脓肿、肛瘘术后换药:脓肿或肛瘘术后腔内坏死组织多,分泌物多,换药时应尽量剔除腐烂组织、脓血等,可用生理盐水、甲硝唑等溶液冲洗。冲洗后,创口内可用紫草油纱条填塞引流,以引流通畅,或避免假愈合。
小贴士:很多患者出院后过度关注肛门伤口恢复情况,过度清洗消毒,这样也是不利于伤口恢复的,大家还是要及时与医生沟通,找到适合自己的换药方法。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要注意什么?
下面我以术后第几天为纲,介绍换药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战胜疾病,早日康复,有所帮助!
手术当日,一般不换药。如果有鲜血流出,量较多。需按下呼叫器通知医护人员。如果纱布,有暗红色血迹,则正常,不必惊慌,不需处理。
手术后第一天,需要换药。主要是更换带有陈旧性血迹的纱布,伤口内的纱条一般不取,如取,出血的可能性较大。
手术后第二天,今天要把伤口内填塞止血的纱布,部分或全部取出。因纱布与伤口肌肉粘连较紧,取出时会疼痛。建议,换药前将已开好的草药煎剂外洗坐浴,泡软后。口服戴芬止痛药一粒,半小时后起效。因止痛药为解热镇痛药,会刺激胃,建议进食后服用。
术后第三天至十天,高位复杂肛周脓肿或肛瘘,因伤口正常的分泌物较多,可能需要盐水冲洗了。
换药次数,以1~2次为宜。如果中午或下午排便了,或纱布完全湿透了。晚上九点可以再换一次。过多的换药,会损伤肉芽,不利于伤口愈合。过少换药或不换药,伤口容易桥型假愈合,厉害的需要手术。
术后十天至伤口痊愈。随着伤口慢慢愈合,您会发现,分泌物在逐渐减少,疼痛渐轻
本文是龚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