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王注 三甲
陈王注 副主任医师
茂名市中医院 关节一科(膝关节病与运动医学)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436人已读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计划

根据半月板修补的类型和部位的不同,半月板 修复 术后的康复方案也不同。例如, 与不稳定的放射性撕裂术后 的患者相比,相对稳定的周围性垂直撕裂修补术后的患者恢复更快 。运动医学科 医师通常在手术时确定患者的负重水平和早期活动的限度。 屈曲> 90 ° 会增加半月板修补术区的压力,因此往往到术后 6 周以后才能进行该动作。 因此,手术医师和治疗师为每位修补术后的患者制订特定康复方案和进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功能性目标和限制

术后前 2 周的目标包括控制疼痛和肿胀、开始膝关节活动及恢复股四头肌活动。术后 2~6 周,患者仍然需要使用铰链式膝关节支具,但可以开始增加膝关节屈曲活动训练至 90 °,以及开始肌力训练。在术后第 6 周及之后,患者可以逐步脱掉支具,并且继续恢复全范围关节活动及肌力训练。通常在术后 3 个月左右,患者能够开始恢复单轴运动(如自行车和跑步);术后 6 个月左右,患者能够开始进行膝关节旋转运动。康复目标能够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 1 :控制肿胀和症状( 0 2 周)

通过冰敷和压力治疗控制肿胀。

能耐受下负重,应用铰链 式膝关节支具固定于 完全伸膝位,并且使用拐杖(根据撕裂程度决定负重的限制)。

坐位情况下行早期膝关节 轻柔 活动,根据撕裂程度确定最大屈曲 60 ° ~90 °。

股四头肌活动。

阶段 2 :早期运动和肌力训练 (2~6 周)

能耐受下负重,使用铰链 式膝关节支具,锁定在完全伸膝位,并且使用拐杖(根据撕裂程度决定负重的限制)。

完全伸膝和屈膝至 90 °。

开始肌力训练。

阶段 3 :功能回归 (6~12 周)

逐渐减少支具的应用。

恢复全关节活动范围。

肌力训练。

阶段 4 :早期运动训练 (12~24 周)

恢复全部肌力。

心血管状况适应。

单轴运动。

运动专项训练(速度和敏捷性训练)。

阶段 5: 进阶运动 (24 周后)

回归旋转运动。

推荐方案

阶段 1 (0~2 周)

在术后 48~72 小时内,当患者清醒时,每小时应该进行 20 分钟的冰敷或 冷疗。之后,每天至少进行 3 次,每次 20 分钟的冰敷。

使用铰链 式膝关节支具固定在完全伸膝位及在患者可耐受程度下柱拐负重(根据撕裂程度决定部分负重)。如果患者有疼痛,需要直到疼痛缓解后再部分负重。

坐位足跟向后滑动: 坐在椅子上, 佩戴解锁的膝关节支具,患者须向椅子 滑动足跟至屈膝 60 ° ~90 ° ‘ 注意不要 超过 90 ° 。保持 5 秒后伸直下肢,并 且重复 20 次,每天进行 3 组 。

足跟支撑: 患者取坐位,将足置于脚凳或矮桌上,该位置下能够进行被动伸膝训练。通过增加股四头肌训练可对该训练 进行增强,即提供主动伸膝训练。保持膝关节伸展牵伸 10 分钟,每天 3 次,直到膝关节可以完全伸直。

股四头肌激活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收缩股四头肌并努力伸膝保持 5 秒。可将毛巾卷置于足跟下,从而增加伸膝幅度和股四头肌收缩力度。每天 3 组,每组 20 次 。

·踝泵: 为了维持下肢血液循环,该训练应该尽可能地多次进行。

阶段 2(2~6 周)

使用铰链 式膝关节支具固定在完全伸膝位及使用拐杖在患者可耐受程度下负重(根据撕裂程度决定负重)。如果患者有疼痛,须直到疼痛缓解后再部分负重。

坐位足跟向后滑动

一旦膝关节能完全伸直,可以不再进行足跟支撑训练,但是股四头肌训练应该继续进行。

股四头肌激活训练

直腿抬高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让患者持续收缩股四头肌以保持下肢伸直并将下肢抬离床面。保持 45 °维持 1~2 秒,然后缓慢放下。每天 3 组 ,20次/ 组 。这个动作主要针对股 四头肌,同样也是髋 屈肌群和核心力量的训练。如果患者股四头肌无力无法完成该动作, 患者会在直腿抬高期间出现膝关节屈曲 。 天 3 组 ,20次/组 。

短弧抬腿: 患者取仰卧位,将手术侧膝关节下垫一球或毛巾卷,膝关节轻度屈曲至 30 ° - 45 ° 。患者将手术侧膝关节完全伸直并维持 5 秒,然后缓慢放下。 每天 3 组, 20 次/组 。

站立位提踵训练: 患者面朝墙壁站立,收缩双侧股四头肌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踮起足尖保持 1 秒,然后缓慢落下。让患者尽量减少扶墙,自己保持平衡。每天 3 组 ,20次/组 。


阶段 3(6~12 周)

停止使用支具,并且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仰卧位足跟滑动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让患者用非手术侧下肢或毛巾来辅助手术侧下肢进行膝关节屈曲。保持最大屈曲位置直到感觉绷紧或牵拉感并维持 5 秒,然后伸直膝关节并重复该动作。每天 3 组, 20 次/组。

坐位足跟向后滑动训练: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足跟滑动至椅子下方直到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可以屈曲> 90 ° ) 。在足部完全着地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可以向前移动以增加膝关节屈曲强度。保持 5 秒,伸直下肢,然后重复。每天 3 组, 20 次/组。

股四头肌激活训练

直腿抬高训练

短弧抬腿训练

站立位提踵训练

站立位屈膝训练: 患者取站立位,通过扶手或墙壁的支持保持平衡。患者尽量缓慢屈曲手术侧膝关节使 足跟靠近臀部。每天 3 组, 20 次/组。

固定式功率自行车: 这项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膝关节活动和肌力。调整座椅高度,确保手术侧的踏板踩在最底部时,手术侧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从低阻力开始并在 4 周内缓慢增加阻力。每天进行 20~30 分钟的训练。

髋关节外展运动: 非手术侧侧卧位。手术侧下肢在膝关节伸直位下向上抬高至 45 ° ‘ 保持 1 秒,并缓慢放下。每天 3组, 20 次/组。

靠墙蹲训练: 患者取站立位,背部靠墙,双足向前,其足跟离墙面 15~30cm 。患者通过同时 屈曲髋 关节和膝关节让身体缓慢下降至膝关节屈曲 45 ° ‘ 在此角度维持 5 秒,然后身体沿墙壁缓慢向上滑动直至起始站立位。每天进行 3 组, 20 次/组。

座椅蹲站训练: 患者站于座椅前,缓慢蹲下直到臀部接触座椅,然后立即站起回到起始站立位。不允许患者坐在椅子上。随着患者力量的改善可以逐步进阶至手持重物。每天 3 组,每组重复 20 次。

坐位蹬腿: 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从简单的轻重量开始,每周随着患者的进步增加重最。不要超过患者自身的体重。膝关节屈曲不要超过 90 °。每天 3 组, 20 次/组 。

上、下台阶踏步训练: 强调增强肌力、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患者将手术侧下肢置于一个低、平、稳定的踏板上。将非手术侧下肢抬离地面,缓慢屈曲手术侧膝关节,使非手术侧下肢轻触地面。随后伸直手术侧下肢回到起始位置。在训练过程中须保持直立平衡。保持大 腿、膝关节和足部均指向前方,不允许旋转。 板凳的高度可以随患者功能的改善逐渐增加至 8cm 、 15cm 和 23cm 。每天 3 组,每组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平衡能力重复 10~20 次。

牵伸: 除了肌力训练,牵伸训练也十分重要。三个主要的牵伸动作是俯卧位股四头肌牵伸、腘绳肌牵伸和腓肠肌牵伸。每天每个牵伸动作需要进行 2 组,每组重复 5 次,每次维持 15~20 秒 。

阶段 4 (12~24 周)

继续第三阶段的训练,但是每天进行组数和每组重复的 次数需减少 (2 组,每组重复 10~15 次) ,以此保证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进阶的肌肉力量、心血管适应性和运动专项训练。

肌力训练和心血管适应性训练或运动专项训练应隔天交替进行。

肌力训练日(每周 3 天)

第三阶段的训练(每天 2 组,每组重复 10~15 次) 。可适当增加少量阻抗训练。

单腿靠墙蹲训练: 患者背靠墙壁站立。足尖向前,足跟离墙壁 15~30cm 。保持非手术侧下肢离开地面,通过屈曲手术侧髋、膝关节降低身体,直到膝关节屈曲至 45 °。在此角度上维持 5 秒,然后身体沿着墙壁向上滑动回到原位。每天 3 组,每组重复 5~10 次。

单腿座椅蹲站训练: 患者站立于座椅前,然后只通过弯曲手术侧下肢缓慢向座椅蹲下,直到臀部触碰到座椅,之后伸直下肢回到起始站立位。训练过程中,患者不允许坐在座椅上。根据力量的改善可以逐渐进阶至手持重物。每天 3 组,每组重复 5~10 次。

心血管适应性或运动专项训练日(每周 3 天)

1)固定式功率自行车或椭圆机: 在患者耐受下况制订个体化方案。出现下述清况时可以进逐渐增加阻力,每次 30 分钟。

2)在柔软的平面上慢跑: 开始 5 分钟,之后在 4 周内逐渐增加至 30 分钟。可以和肌力训练交替进行。

3)速度和敏捷性训练: 当患者能够较轻松地完成 30 分钟的直线跑步,且不会引起手术侧肢体疼痛或肿胀时,就可以开始考虑速度和敏捷性训练了。这部分康复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方案。出现下述清况时可以进阶训练方案。

4)直线冲刺跑 90m, 前半程半速跑,重复 10 次。

5)强化直线冲刺跑 90m, 全程全速跑,重复 10 次。

6)增加障碍物或之字形跑。

7)增加向前和向后跑。

8)增加 8 字形跑。

9)增加前交叉步跑。

10)增加往返跑。

阶段 5 (24 周后)

在之前的康复过程中患者没有肿胀且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可以进行无限制的旋转运动。

小结

半月板修补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手术,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症状能够消失并重返运动,这和半月板切除术的治疗结果相似。但是,一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半月板再撕裂或者半月板修补不愈 本口,表现为症状复发。虽然此时撕裂并不是很严重,但这些患者还是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为了保护修补部位,运动医学科 会根据患者情况、撕裂类型和修补的稳定性来确定支具佩戴的时间、负重情况和关节活动范围的限制。

手术后疼痛和肿胀是正常的。但是患者如果出现疼痛和(或)肿胀加剧,需要及时联系手术医师并停止推进康复计划。

在进阶到跑步训练之前,力量和关节活动应该恢复正常。

半月板修补往往与韧带重建同时进行,而韧带重建通常会影响康复计划的制订。

ACL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 屈伸角度锻炼 参照半月板缝合 康复计划 进行。


摘自Postoperative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陈王注
陈王注 副主任医师
茂名市中医院 关节一科(膝关节病与运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