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颌骨囊肿的开窗减压术?
颌骨囊肿一般因为早期无任何症状,发现时候就已经很大了。做完整刮治手术,会导致剩余骨质较为薄弱,引起下颌骨骨折。若节断性切除后做骨移植,对于一个良性肿瘤来说,患者所付出的代价较大。付出代价多大,可以参照文章《分享|腓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手绘》。虽然不是同一疾病,但修复方式相同,十分直观。
因此,有一种“试一试”的治疗方式,就是将囊肿开窗。有袋化的开窗减压术是通过将囊肿衬里缝合到口腔黏膜上,将囊肿转化为袋状。做上塞治器或者置引流管。患者每天用盐水冲洗囊腔,如果到了一年,囊肿明显缩小,那么就会有骨质形成。那时再进行手术,不仅完整刮除的概率较高,而且还避免了骨折和骨修复。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颌骨的形态。

巨大的颌骨囊肿(来自文献:DOI: 10.12816/0052899)
这种治疗在保存重要的解剖结构和恒牙方面比直接刮治术并发症少。其缺点是病理组织留在原位,会产生粘连,在随后的刮治过程中,需要更加仔细刮除,以免复发。另外,成釉细胞瘤、鳞状细胞癌或骨内黏液表皮样癌可由含牙囊肿内的细胞发展而来。

开窗一年后,骨壁骨质生成,避免了骨折和自体骨移植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但未成为主流。随着功能外科的普及,该观念得以被人接受。据研究,其成功率大致有70%~85%之间。同时,缩小不明显的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该术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即是感染。术中应当注意不要暴露太多骨面,同时将黏膜和囊壁缝合。术后,会有食物残渣掉入腔内,但如果每日认真冲洗,一般不会造成感染。
本文是曹昊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