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了怎么办?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症状?
1.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如闪伤、扭伤以及因为跨越、负重下蹲等造成的其他损伤;
2.患者臀部深层疼痛,疼痛呈牵拉样、刀割样或蹦跳样,且有紧缩感,疼痛逐渐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常伴有小腿外侧麻木,偶有阴部下坠不适,严重者胸部有束带感或大小便失禁;
3.患者患侧下肢不能伸直、步履跛行,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当患者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MRI检查。X线检查可以观察腰椎的退变、腰椎生理弯曲的改变、前凸消失,甚至反张后凸、侧凸等情况,但不能直接看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程度。MRI检查分辨率高,可以任选断面图像,能够在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上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及神经受压的程度,清楚鉴别骨病,如肿瘤、结核、骨髓炎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该如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有小针刀疗法、刃针疗法、手法治疗、牵引、热敷等。
中医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中属于痹证,是一种慢性的筋骨病。70%~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需要经过手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解决。只要病人的活动不受限、没有太过疼痛,就可以视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中医讲求中和的状态,而腰椎能够平衡的前提是椎体、韧带、椎间盘等部分坚固。《皇帝内经》中讲“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骨骼是形成腰椎稳定的基础,筋是肌肉发力的源泉。中医的筋指的是连接骨肉之间的结构,肌腱、筋膜、关节间的韧带等都属于筋的组成部分。肌肉的僵硬、韧带的松弛都会产生相应问题。因此中医治病思路就是骨干如何强健、筋如何柔顺、肉如何恢复力量。所谓“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因此中医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有补肝肾、健脾行气等。
中医讲求内外兼治。针对肌肉的内里调治可以选择口服一些健脾的食物药物等;外治则是对全身或局部进行锻炼。为恢复筋道弹性和柔顺,可做一些拉伸运动,进行热敷、针灸等;若筋道位置发生改变,出现“骨错缝,筋出槽”,中医可做复位调整;还可用拔罐、艾灸等治疗麻木;用点穴、理疗、针刀等治疗筋络不通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卧硬板床休息,且应避免腰部着凉或居住潮湿之地。腰部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患者禁用该方法。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使用强力的斜扳法,避免造成小关节的韧带扭伤或骨挫伤,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症状消失后,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腰部运动康复训练,加强深层肌肉稳定性,缓解腰痛,预防复发。
文案:刘米特
插图:刘米特
排版:刘晓俊
审校:姚娓
本文是姚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