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救治一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重度肠道排异、TA-TMA患者
2023年7月31日,历经130天的艰苦斗争,在郑大一附院血液科全体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19岁的女孩和她的家人终于迎来了曙光,顺利办理了出院。
在18岁人生之路刚刚开启之际,这位黑龙江省的花季女孩儿却被病魔拦住了去路。最初只是感觉腰颈疼痛,原本以为只是刻苦学习过度劳累所致,没想到居然患上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个乖巧努力的女生不得不中断学业辗转多家医院求治,但病情却依然不受控制的迅速加重。经多方打听,辗转来到郑大一附院血液科郭荣教授团队,完善检查后诊断为MDS转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在传统化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经血液科全科讨论,鉴于患者病情进展快、MDS迅速转白,且无同胞全合供者,最终决定其父亲作为供者、一个疗程小剂量地西他滨后、迅即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宋永平副院长、姜中兴主任、万鼎铭教授等专家团队指导下,主管医生郭荣教授、王伟琼博士团队及张慧弟主管护师为患者制定了严密的移植计划。在移植仓里,女孩一直表现很乐观坚强,但在得知造血干细胞植入成功马上可以出仓时,还是痛哭失声。所有人都在为她开心的时候,命运好像跟所有人开了个玩笑,出仓当天患者就发现双手红肿,并且很快出现全身大面积皮疹,腹痛、腹泻、血便也随之而来。虽然医生团队时刻警惕,但还是没想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在移植后+19天就突然袭来,一经诊断皮肤排异(aGVHD),医疗团队立刻开始了他克莫司、激素、抗CD25单抗、菌群移植等相即抗排异治疗,并且根据患者指标和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但是患者仍然反复腹泻腹痛,甚至由于便血较重导致失血性休克,同时血象明显下降,各项生化指标也反复波动,在医疗团队共同抽丝剥茧的分析后,我们迅速意识到患者不仅发生了严重的aGVHD,同时合并了另一种同样可能危及生命的移植相关并发症: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本身容易合并各种自身免疫异常表现,移植后相关免疫并发症也会较其他病种复杂,幸而移植团队治疗经验丰富,很快针对肠道重度aGVHD合并TA-TMA这样棘手的情况制订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包括停掉他克莫司、使用利妥昔单抗、去纤苷、依库珠单抗、巴利昔单抗、菌液移植等。在这一战斗过程中,女孩儿数次直面生命危机,但家属始终坚持、充分信任且配合治疗,最终医疗团队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这位花季少女的生命。虽然在病痛的折磨下,这位女孩已然形销骨立,但患者各项指标均逐渐好转,令人欣喜的是,骨髓细胞复查也完全缓解,种种结果都表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位患者终于迎来了新生。
该病例的成功治疗,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也为我们医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它证明了我们在血液病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展示了我们医疗团队的高度协作和精湛技术。未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血液移植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医院的价值观与使命,以关怀和服务患者为导向,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和服务,造福血液病患者,助力健康建设,我们将不断努力,为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的福音和希望。
一波三折 好事多磨 柳暗花明 功在不舍
本文是郭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