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肺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一)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致病微生物感染人体鼻腔、咽或喉部引起的一组急性炎症性疾病。致病病原体绝大多数是病毒,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其余为细菌感染导致,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本病通常病情较轻,且呈自限性,病程短,预后良好,但具有一定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老年人等免疫低下人群尤甚,并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和造成严重后果,故仍应积极防治。依据其临床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①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全身表现无或轻微,包括发热,通常为低热,伴有轻度畏寒和头痛。查体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②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可肿大且触痛。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③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④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⑤急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和高热。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疾病。致病因素不限于病毒、细菌等生物性因素,还包括理化因素,如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以及过敏原,如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动物皮毛及排泄物等。患者通常起病较急,全身症状缺如或轻微,有的话可以出现发热。初为干咳或少许粘液痰,随后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偶有痰中带血。伴有支气管痉挛时,患者可出现胸闷,甚至有气促、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查体可无明显阳性体征。典型者两肺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部分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以区别与支气管扩张的固定性啰音。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疾病,不累及肺泡。有慢性肺部疾病发生急性加重而出现类似表现者需要除外。致病因素不限于病毒、细菌等生物性因素,还包括理化因素,如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以及过敏原,如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动物皮毛及排泄物等。
患者通常起病较急,全身症状缺如或轻微,有的话可以出现发热。初为干咳或少许粘液痰,随后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可转为脓性,偶有痰中带血。伴有支气管痉挛时,患者可出现胸闷,甚至有气促、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深咳嗽时可有胸骨后疼痛。查体可无明显阳性体征。典型者两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部分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以区别于支气管扩张的固定性啰音。发生气道痉挛者可闻及局部哮鸣音。
3. 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吸烟和香烟烟雾是公认的最常见致病因子。此外,职业粉尘、有毒气体、空气污染、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等也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
慢性支气管炎通常缓慢起病或由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症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所致。临床上若患者以长期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至少3个月,连续2年获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可以引起类似症状的慢性疾病,则可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一般晨间较重,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通常咳出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痰,起床或体位变动也可刺激排痰。上述症状短期内可发生急性加重,通常是呼吸道感染所致。患者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急性加重时可于两肺底和背部闻及干、湿啰音,咳嗽后减少或消失。如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痉挛,则能闻及哮鸣音。
4. 肺气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正常肺下界随着呼吸和胸廓运动而上下移动,肺容积随之扩大和缩小,使肺内外气体通过呼吸运动得到交换,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摄取空气中的氧气。当发生肺气肿时,由于肺组织弹性下降,胸廓的活动受限,尤其是呼气受限,导致肺组织与外界气体交换体积下降,从而导致缺氧。
肺气肿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运动时出现气短,随着症状加重和缺氧程度加深,呼吸困难的症状会加重,日常活动即可引发气短。此外,患者还可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肺气肿加重时,患者会出现桶状胸,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大,伴有呼气延长,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降。
5. 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通常与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临床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密切相关,但仅当患者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时才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病隐匿,慢性病程,常有反复急性加重,多好发于冬春季节。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晚期患者有食欲下降和体重下降。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通常为首发症状,晨间为著,夜间有阵咳或排痰,痰液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状,偶有痰中带血。呼吸困难早期与体力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至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有时,气促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患者的唯一表现。急性加重时,患者咳嗽加剧,痰量增多,痰液粘稠或转为脓性痰,呼吸困难显著,并出现胸闷、喘息,可伴有发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表现。
本文是潘莹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