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欧阳春 三甲
欧阳春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肾内科

2023| IgA肾病年度进展回眸

242人已读

先是一些坏消息:IgA肾病还是挺多的,预后没有想象的好

作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类型,IgA肾病的长期预后并不乐观。通过对英国RaDaR IgA肾病队列(2299例成人和140例儿童)的分析,纳入对象均经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且蛋白尿>0.5g/d或eGFR<60ml/min/1.732m2。随访的中位数时间5.9年,50%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肾衰竭注1或死亡。肾脏中位数生存时间为11.4年;肾衰竭/死亡的平均年龄48岁,多数病人在10-15年内进展至肾衰竭。除非能使eGFR下降≤1 ml/min/1.732 m2/年,大多数患者有生之年都有进展到肾衰竭的风险[1]

KDIGO 2021以及很多RCT临床研究都将蛋白尿的治疗目标设定在<1g/d。不过,现实可能更骨感:在RaDaR IgA肾病队列,尿蛋白<0.88g/g,暨传统上认为属于进展风险低危的蛋白尿,10年内仍有很高比例会出现肾衰竭。具体说来:时间平均蛋白尿在 0.44 ~ 0.88 g/g,以及<0.44 g/g的IgA肾病,10年之内进展到肾衰竭的比例分别为30%和约20%[1]。因此,有理由认为,只要能够安全地做到,蛋白尿能降多低就尽可能降多低。

病理组学:组学俱乐部来了个年轻人

组学技术,以Omics为后缀,可以自动化,大规模地量化生物分子,比如基因组学(genomics),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蛋白组学(proteomics)等,已经很好的建立并日渐完善。对IgA肾病的诊断与预后判断,新Omics有话说。

病理组学(pathomics)

病理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石已超过一个世纪,尽管如此,病理诊断有赖于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形态学分析,具有主观性。一些评分系统的应用,包括IgA肾病的牛津分类,依旧为半定量分析,费时费事,不同诊断者之间也存在偏差。以组学为基础的分析资料非常缺乏。

欧洲一项研究提出了新一代组织形态分析(Next-generation Morphometry,NGM)和病理组学的概念(pathomics)[2]引入深度学习分割模型-大规模组织形态自动化分析框架(FLASH),先将整张玻片的肾活检组织切片数字化处理。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自动化图像分割,分成6类组织结构,包括整个肾小球,仅肾小球血管丛,肾小管,动脉,仅动脉腔以及非组织的背景。在单个肾单位水平,针对训练队列提炼出可分析,可定量的形态特征,并在不同的肾活检和肾切除病理队列进行验证。其中提炼出的一些特征性改变,可作为IgA肾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例如更大的肾小管间距,更小的肾小管内径,更小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更大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偏心率等。类似于单细胞测序和转录组学,NGM对单一结构的形态分析,可明确肾小球不同细胞群沿着疾病发展轨迹各不相同的表型变化。NGM和病理组学可作为分子组学技术的补充,提供客观,可定量的组织结构信息[2]。其底层逻辑有别于仅用深度学习法对IgA肾病进行MEST-C自动分级[3]。不过,研究者比较谦虚:“相比于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各种组学技术,NGM目前还是个婴儿。”[2]

关于治疗的一些好消息

1. 司帕生坦(sparsentan):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IgAN肾病的支持治疗,除经典的RAAS阻断剂和后起之秀SGLT2抑制剂外,今年耀眼的星当属内皮素受体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双重拮抗剂司帕生坦。

司帕生坦具有内皮素受体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双重拮抗作用,可降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的蛋白尿,这为IgA肾病的治疗打开了另一扇窗。

PROTECT研究是首个头对头比较司帕生坦和厄贝沙坦对IgA肾病治疗作用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3期临床研究。所有IgA肾病受试者基线蛋白尿≥1.0g/d,eGFR≥60ml/min/1.732m2。2023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的期中分析报告显示,从治疗第4周开始,司帕生坦的降尿蛋白作用始终强于厄贝沙坦,在第36周,司帕生坦组蛋白尿下降49.8%,明显高于厄贝沙坦组的15.1%,两组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相当[4]。同年12月发表在《柳叶刀》的PROTECT研究终期结果同样令人振奋:在治疗两年间,司帕生坦降蛋白尿优势持续保持,且eGFR下降速度更慢,到达复合肾衰终点(暨eGFR下降40%,ESKD或全因死亡)的比例更低,为9%,而厄贝沙坦组为13%。与最大剂量的厄贝沙坦相比,司帕生坦可以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同时,更好地降低蛋白尿和保持肾功能[5]

2. 靶向释放布地奈德(奈福康):剑锋所指,靶向释放

既往TESTING研究显示,激素治疗可有效减缓IgA肾病的进展,但感染等不良事件增加。半乳糖缺陷IgA1 (gd-IgA1)在IgA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肠道的Peyer's结是gd-IgA1的主要来源,若能直捣合成gd-IgA1的老巢,在保持激素治疗优势的同时,又减少相应增加的不良事件,善莫大焉。

奈福康是一种靶向释放的布地奈德胶囊口服制剂,主要作用于回肠远端的Peyer's结。NefIgArd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分为Part A和Part B两部分,以检验奈福康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Part A部分,奈福康(16mg/d)对有进展至肾衰竭风险的IgA肾病治疗9个月后停药,再观察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奈福康治疗9个月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低27%;对eGFR保护,比对照组好3.87ml/min/1.732m2,而感染风险没有增加[6]。在Part B部分,停药后的第15个月,药效仍然持续,无论基线蛋白尿程度如何,奈福康组eGFR下降比对照组减少约50%,耐受性良好,最常见副作用是外周水肿[7]

3. APRIL和补体途径靶向药:殊途同归,各个击破

1) 针对APRIL

A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Sibeprenlimab是人源化IgG2单克隆抗体,可结合并中和APRIL。在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的2期临床试验,将经肾活检诊断的标准治疗后仍进展高危的IgA肾病,按1:1:1:1,分为2mg,4mg,8mg/kg体重,或安慰剂组,静脉注射,每月1次,连续12个月。首要终点是治疗12月后 UPCR相对基线的变化。次要终点为第12月eGFR相对基线值的变化。结果显示:第12月,相对基线值,2mg,4mg,8-mg组及安慰剂对照组,UPCR分别下降47.2±8.2%, 58.8±6.1%, 62.0±5.7%,和20.0±12.6%,eGFR分别下降−2.7±1.8, 0.2±1.7,−1.5±1.8, 和−7.4±1.8 /min/1.732m2。相比较于安慰剂组,4mg与8mg组Sibeprenlinmab有稳定eGFR的作用。较之安慰剂组,Sibeprenlimab治疗12个月可明显减轻蛋白尿,不过这种作用在停药后最长仅维持了4个月,提示持续抑制APRIL以维持临床疗效的必要性[8]

2) 针对APRIL+BlyS

泰它西普(Telitacicept)是一种可以中和APRIL和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融合蛋白,可通过拮抗APRIL或BlyS与B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干扰异常B细胞和浆细胞激活。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评估了泰它西普对经过优化支持治疗后蛋白尿仍≥0.75g/d 且eGFR>35 ml/min/1.732m2的IgA肾病疗效,按1:1:1随机分为160mg,240mg,或安慰剂组,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24周。首要终点为24小时蛋白尿在24周时相对基线值的变化。结果显示,240mg组泰它西普治疗24周后,相比基线值,蛋白尿下降49%,160mg组下降25%,eGFR稳定[9]

3) 补体旁路激活抑制

抑制补体旁路途径是IgA肾病的治疗策略之一。Iptacopan的一种口服补体抑制剂,可与Factor B 特异性结合。一项双盲,随机,分组的2期临床研究,纳入eGFR≥30ml/min/1.732m2,尿蛋白≥0.75g/24h,接受稳定剂量RAS阻断剂的IgA肾病。研究分两个部分,分别治疗3个月(第1部分:46例,随机分为10mg,50mg, 200mg,安慰剂组)或6个月(第2部分:66例,10mg,50mg,100mg,200mg组或安慰剂组)。首先观察治疗3月时,Iptacopan对蛋白尿的量效关系,结果显示,200mg组在治疗3月时UPCR下降23%,在6月时100mg 及200mg 组UPCR进一步下降(从基线的1.3g/g,降至0.8g/g),而副作用与安慰剂组相当[10]。进一步的3期试验将进一步确认Iptacopan 200mg剂量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期待可重复的理想结果。

4. 吗替麦考酚酯:老树发新枝,快扶老子起来

吗替麦考酚酯(MMF)是老药,IgAN是否使用吗替麦考酚酯(MMF)存在争议。一项开放标签,盲法终点研究评估了MMF对IgAN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238例蛋白尿大于1g/d,且eGFR 30-60ml/min/1.732m2或持续高血压的IgA肾病,优化支持治 3月后,若尿蛋白≥0.75g/d,纳入为期3年的临床研究,并对试验结束后未进入透析或移植者,继续随访,随访中位时间60月(47-76月)。最终170例按1:1随机,分为 MMF组(1.5g/d,12月,维持0.75-1.0g/d,至少6月+支持治疗)和单独支持治疗组。研究首要终点:1)肌酐倍增,ESKD(透析,移植,或肾衰竭但未接受肾替代治疗),或由于肾脏或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2)CKD进展。结果显示:MMF组首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7.1%,支持治疗组为21.2%。MMF组和支持治疗组CKD进展发生率分别为8.2%和27.1%。在试验结束后的随访中,停用MMF后年化eGFR 下降加快,由2.9ml/min/1.732m2升至 6.1ml/min/1.732m2。在标准的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MMF,可明显减轻进展性IgAN的进展风险[11]

在免疫抑制治疗IgAN的真实世界研究,来自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国内登记数据,共3946例IgAN(包括1973例新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及1973接受支持治疗的倾向性评分受试者)。研究的首要终点是eGFR较基线下降40%,肾衰竭和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免疫抑制治疗对复合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队列中共396例出现复合终点事件,其中156例(8%)出现在免疫抑制剂组,240例(12%)出现在支持治疗组。与支持治疗相比,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使首要终点事件风险下降40%。在单用MMF组,与单纯支持治疗组比较,首要终点事件风险下降49%。不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的严重不良事件更多[12]

结语

IgA肾病的长期预后的改善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对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并与生物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有助于对IgA肾病的风险识别,预后判断,治疗目标,干预措施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注1:开始肾替代治疗,eGFR<15ml/min/1.732m2,或登记为CKD5期

参考文献

[1]. Pitcher D, Braddon F, Hendry B,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in IgA Nephropathy.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3;18(6):727-38.

[2]. Holscher DL, Bouteldja N, Joodaki M, et al. Next-Generation Morphometry for pathomics-data mining in histopathology. Nat Commun. 2023;14(1):470.

[3]. Jaugey A, Marechal E, Tarris G, et al. Deep learning automation of MEST-C classification in IgA nephropathy.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3;38(7):1741-51.

[4]. Heerspink HJL, Radhakrishnan J, Alpers CE, et al. Sparsentan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a prespecified interim analysis from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active-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Lancet. 2023;401(10388):1584-94.

[5]. Rovin BH, Barratt J, Heerspink HJL,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parsentan versus irbesartan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PROTECT): 2-year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active-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3;402(10417):2077-90.

[6]. Barratt J, Lafayette R, Kristensen J, et al. Results from part A of the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NefIgArd trial, which evaluated targeted-release formulation of budeson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Kidney Int. 2023;103(2):391-402.

[7]. Lafayette R, Kristensen J, Stone A,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targeted-release formulation of budesonid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gA nephropathy (NefIgArd): 2-year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3;402(10405):859-70.

[8]. Mathur M, Barratt J, Chacko B, et al. A Phase 2 Trial of Sibeprenlimab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N Engl J Med. 2023: Nov 2. doi: 10.1056/NEJMoa2305635.

[9]. Lv J, Liu L, Hao C, et al.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 of Telitacicept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With Persistent Proteinuria. Kidney Int Rep. 2023;8(3):499-506.

[10]. Zhang H, Rizk DV, Perkovic V, et 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study propose iptacopan as an alternative complement pathway inhibitor for IgA nephropathy. Kidney Int. 2023.

[11]. Hou FF, Xie D, Wang J, et al. Effectiveness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Among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IgA Nephropath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3;6(2):e2254054.

[12]. Zhao H, Li Y, Sun J, et al. Immunosuppression versus Supportive Care on Kidney Outcomes in IgA Nephropathy in the Real-World Setting.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3;18(9):1186-94.

欧阳春
欧阳春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