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的疼痛,家长如何判断和用药—— 迎击疼痛怪兽,让宝宝笑开颜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儿科 李冀
当宝宝疼痛时,真的不是“小事“!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它是机体遭受刺激或疾病的信号,就像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一样,是生命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疼痛来袭时,我们要认识到对于宝宝来说这并不是“小事“。
儿童、婴幼儿与成人的疼痛感觉强度并无差别,即使刚出生的婴儿也能感受到明显的疼痛,宝宝会留下对疼痛刺激的记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疼痛会影响宝宝的舒适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品质。
如何发现宝宝的“疼痛信号”
“自我报告”是一种最佳的疼痛评估方式,对于我们大人而言,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出疼痛的部位、程度、强度和持续时间。但是宝宝的生理机能和认知尚不完善,且每个孩子对于疼痛的感觉存在差异,当宝宝遭受疼痛时无法用言语表达或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别担心,我们可以从细节中发现端倪,一些可能表明宝宝疼痛的信号:
1. 哭闹或尖叫:宝宝突然开始哭闹或大声尖叫,特别是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
2. 揉眼睛或耳朵:频繁地揉搓眼睛或耳朵,以试图减轻疼痛感。
3. 抱捂身体:抱住、捂住身体的某个部位,例如肚子、头部、耳朵或其他受伤处。
4. 皱眉蹙额:展露出紧皱眉头的痛苦表情,以表达疼痛不适。
5. 不安或烦躁:表现出不安定的行为,如躁动不安、扭动身体或无法安静。
6. 睡眠问题:难以入睡,经常醒来或睡眠质量变差。
7. 疲倦或无精打采:表现出不寻常的疲倦或无精打采的状态,缺乏活力和兴奋度。
8. 食欲丧失:拒绝吃奶、辅食或固体食物,或者进食量明显减少。
9. 声音变化:可能改变他们的声音,例如尖锐的哭声、呻吟声或咕噜声。
10. 活动受限:可能会避免某些活动,拒绝用某个部位进行活动,如不想爬行、走路或使用肢体。
Tips:留意这些细节,我们能更快发现宝宝的疼痛问题,但是要记住,这些“疼痛信号”可能因宝宝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了解宝宝的日常行为和表情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他们是否正在经历疼痛。
导致疼痛的原因都有哪些?
导致宝宝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不必惊慌,加强观察】
1.生长疼痛:宝宝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生长疼痛,通常发生在夜间,表现为腿部或膝盖的疼痛。
2.牙齿发育疼痛:当宝宝的乳牙或恒牙开始生长时,可能会感到牙床肿胀和疼痛,并可能影响他们的食欲和睡眠。
3.肌肉和关节疼痛:宝宝在剧烈活动或长时间运动后,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和关节的疼痛。
4.小外伤:宝宝在活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小外伤,如擦伤、跌倒、碰撞、扭伤等,轻微外伤引起的疼痛是暂时性的,可先加强局部的观察。
4.医疗操作:宝宝在接受如疫苗接种、留置针穿刺等医疗操作时,可能会经历短暂的轻微疼痛。
【无法缓解,需要就医】
1.严重外伤:当外伤情况严重或疼痛持续存在,如怀疑骨折、关节肿痛、伤口深创面大等,需进行医疗干预。
2.疾病和感染:宝宝可能会受到各种疾病和感染的影响从而引起疼痛,例如感冒、咳嗽、喉咙痛、牙痛、耳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关节炎、阑尾炎、消化系统问题等。
3.肠绞痛:肠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表现为腹部剧烈的隐痛和绞痛,宝宝可能呈现腹部蜷缩的姿势或用小手捂住腹部并哭闹,这是由于肠道收缩引起的。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宝宝的疼痛反应,在服用药物时请密切注意宝宝是否有不寻常的疼痛感。
5.过敏反应:宝宝可能对某些食物、环境物质或化学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疼痛和不适。
缓解疼痛的小妙招:
在帮助宝宝缓解疼痛时,我们可以首先尝试以下非药物疗法:
● 舒适的环境:提供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有助于改善宝宝的负面情绪。
● 转移注意力:用适当的游戏、玩具、音视频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于有些宝宝而言,适当给予冰激凌、甜饮料、冷饮等也可以缓解疼痛。
● 家长的陪伴:家长要理解宝宝所经历的痛苦和焦虑,拥抱、安抚和安慰宝宝,对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疼痛有积极的影响。
药物治疗:
如果非药物疗法不能有效缓解宝宝的疼痛,建议及时到医院接受医生的评估,并服用一些宝宝适用的药物,配合以上“小妙招”来减轻疼痛。
● 布洛芬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和抗血小板的特性,是儿童常用的镇痛剂和解热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和炎症。但容易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的副作用,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
●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镇痛剂,也是一种解热剂,与非甾体抗炎药不同,它作用于中枢,适当的使用能够安全有效地减轻宝宝的疼痛和退热。它对胃黏膜或血小板没有影响,但它没有抗炎作用,若大量服用容易造成肝脏损伤。
Tips:这两种药物通常都是安全的,但极少数患儿存在药物过敏问题,所以服药后,除了要观察宝宝疼痛的缓解情况,还要观察呼吸、皮肤、活动力、尿量等情况,必要时急诊就诊。
在迎击疼痛怪兽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宝宝的身体,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家长们如果觉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一定要尽快就医,请医生明确诊断,指导选择正确的药物和方法来减轻宝宝的疼痛,以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是李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