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继巧 三甲
朱继巧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外科

肝内胆管细胞癌

419人已读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起源于二级胆管及其以上肝内胆管分支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有肝内胆管囊肿、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寄生虫感染等;还有众多类似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而大多数患者没有潜在的肝脏疾病或已知的危险因素。

早期临床表现通常缺乏特异性,如胆红素的升高、上腹部的不适、全身乏力等较难引起患者的重视,这也是早期诊断困难、筛查率低的原因。只有到晚期一些特异性表现如盗汗、黄疸、腹水、肝肿大等才逐渐显现,为此很多患者因此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

影像学是诊断的主要手段。CT平扫的表现通常为大小不一的类圆形低密度区,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或不规则,增强CT典型的肿瘤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强化,随着时间向多个中心强化。可观察到多个卫星结节及肝包膜回缩,肿瘤相关的胆管扩张或管壁的增粗。MRI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对比度。边缘强化和向心强化在MRI成像中可能比CT更明显。T2加权图像上显示高信号,同时可显示出与纤维化区域或液化坏死相对应的中央低信号区域,在T1加权像图像上显示低信号。MRCP对于胆道系统的评估是最为准确的,有助于可视化导管系统。

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获得长期生存率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正常肝脏组织由门静脉承担了主要血供,而对于肝内肿瘤,肝动脉则成为了主要供应的血管,因此可以辅助行肝动脉介入治疗。

朱继巧
朱继巧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