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用强的松长疗程治疗好还是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好?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较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粘膜出血点或瘀斑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一线治疗方法。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两种,一种是强的松(或称泼尼松)标准剂量长疗程,1 mg/公斤体重/天,4周后逐步减量;另一种是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40 mg/天,持续4天,14天后可重复。
首次诊断的ITP用哪种类型的激素比较好,一直有争议。来自意大利罗马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0657410)回答了这个问题。
该研究入组113例新诊断的未经治疗的ITP患者(年龄≥18岁但≤80岁,血小板计数≤20或>20但<50 × 109/L,出血评分≥8分),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59例,52.2%)接受强的松 1 mg/kg/天,连续28天。B组患者(54例,47.8%)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天,持续4天,每14天重复一次,连续3个疗程。
在治疗开始后第42天和第46天评估两组的疗效。总初始缓解率A组低于B组,分别为78.57%(44/56)和93.88%(46/49, P=0.0284)。但第180天评估最终总缓解率两组相似,A组为60.47%(26/43例),B组为58.97%(23/39, P=0.8907)。初始缓解后的12个月总持续缓解率A组高于B组,分别为80.65%(25/31)和55.56%(20/36,P=0.0292)。
两组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相似,强的松略高于地塞米松。
研究者认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的疗效出现更快,但强的松持续治疗的疗效持续时间更久。
该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血液学进展杂志上(Blood Adv (2024) 8 (6): 1529–1540.https://doi.org/10.1182/bloodadvances.2023010975)
本文是王健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