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上腺皮质癌的药物治疗部分
药物治疗
米托坦Mitotane是杀虫剂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的合成洐生物,最常用于ACC 的口服化疗药物。米托坦辅助治疗有益于外科切除术后病人和转移病人。
米托坦治疗ACC的机制有:直接细胞毒作用,产生自由基对肿瘤的氧化损害,抑制类固醇合成酶的作用。由于米托坦有破坏肾上腺作用,米托坦治疗期间应予类固醇补充。除肾上腺功能不全,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嗜睡,抑郁,男性女性化,皮疹,肝酶升高,激素结石球蛋白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血脂异常,和血小板减少症等。
鉴于米托坦副作用明显和治疗边际效益,米托坦给药时,病人应密切监测,剂量依病人耐受情况及血药浓度调整。
有关手术切除后米托坦辅助化疗的效果,现有数项小规模回顾性研究,但结果差异大。2017年,Berruti等回顾了162例ACC病人,研究米托坦辅助治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米托坦辅助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的生存率增均显著提高;而药物相关毒性较低。
目前,有关米托坦的一些重要问题仍存疑,包括:手术切除术后是否常规行米托坦辅助化疗?哪些病人将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最大?米托坦辅助化疗的合适剂量和持续时间?
肿瘤不能完全切除者,应放弃外科手术,而行系统治疗。当前,不管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米托坦仍是ACC最基本的系统治疗药物。作为单药治疗,米托坦总的反应率是14%-36%,有些研究示显著的生存率提高。有研究示,米托坦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联合用药,反应率为36%;米托坦、依托泊苷、阿霉素和顺铂联合用药M-EDP,反应率为49%。
根据FIRM-ACT(the First 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Trial in Locally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Treatment)研究结果,M-EDP是目前ACC系统治疗的一线方案。
对于转移性病人,有时需控制激素高分泌所致症状,米托坦虽有抗肾上腺活性,但起效慢且有毒性,控制激素高分泌症状需其他药物。
肾上腺抑制药物有,酮康唑,美替拉酮metyrapone,氨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依托咪酯etomidate,米非司酮mifepristone(直接的糖皮质激素拮抗剂);这些药物可于用缓解糖皮质激素过高所致症状。
魏斯病理标准
高核级(Fuhrman3-4级)
高有丝分裂率(>5有丝分裂/高倍视野)
呈非典型有丝分裂
细胞浆特点(透明细胞占比低)
肿瘤细胞弥漫性结构
呈坏死
静脉侵润
血窦侵润
肿瘤包膜侵润
预后
ACCs 总的5年生存率差,20%-47%。与较差预后相关的因素有:发现时高分期,限局病变的高复发率,系统治疗反应差。有资料显示,切除时肿瘤大小与总生存率没有显著相关性。除高分期外,与生存率低有关的临床特点有:肿瘤大于12cm,年龄,阳性切缘,高有丝分裂率,产皮质醇,肿瘤坏死,非典型有丝分裂相,高Ki-67染色。
目前肿瘤功能状态与预后的关系仍有争议。
本文是李朱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