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程栋梁 三甲
程栋梁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胸外科

拍胸片发现的肿瘤:纵隔肿瘤之---纵隔精原细胞瘤

101人已读

30岁的小李是一名程序员,去年年刚刚入职了市内某大型软件公司,前途充满希望。工作一年,公司组织员工体检,做胸透时医生发现小李前纵隔影增宽,于是建议他进一步检查。于是小李到南山区某三甲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前纵隔肿瘤,而且周围器官可疑受累。

小李的CT报告

心急如焚的小李四处打听,经熟人介绍来到深圳三院胸外科就诊。通过阅片我们发现,小李的纵隔肿瘤虽然较大,但还比较局限。于是立刻给小李办理入院手续,完善检查,小李其他脏器没有转移,我们为他做了纵隔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小李恢复良好,术后4天即康复出院。

健康科普

什么是纵隔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性腺,最多见于睾丸,但约有5%发生于性腺以外的器官,以纵隔和腹膜后相对多见。起源于纵隔的精原细胞瘤罕见,约占纵隔肿瘤的1%,并且多见于20-35岁的青年男性。精原细胞瘤之所以会出现在一些不常见的位置可能是由于在胚胎发生过程中生殖细胞的迁移所导致。本病一般生长隐匿且缓慢,症状多出现在病程晚期。临床症状的出现主要为肿瘤压迫周围结构所产生,如胸闷、胸痛、胸部异物感等,当肿瘤较大压迫气道时,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体质量下降肿瘤压迫上腔静脉时可出现颜面及上肢水肿的表现。

怎么诊断纵隔精原细胞瘤?

胸部CT是发现纵隔精原细胞瘤最简单的方法。







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主要有:前纵隔区域的实性肿块,密度均匀,一般无明显坏死、钙化及脂肪密度,多呈分叶状,边缘常不规则,与邻近结构间脂肪层分界不清,少数有包膜者边界亦可较清楚,常侵及邻近血管、胸膜及心包等结构,增强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可见上腔静脉综合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可有胸膜和血型种植转移。其CT表现并无特异性,与纵隔的其它肿瘤如胸腺瘤等在CT上难以鉴别。因此,确诊依赖于手术或穿刺后病理检查。

如何治疗?

纵隔原细胞瘤对放疗、化疗敏感,预后较好,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三者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为50%-100%。因此,早诊早治十分重要。

医生名片

程栋梁,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从事胸心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20年,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单孔胸腔镜、经颈部小切口和不开胸(剑突下)纵隔隔肿瘤切除术。

程栋梁
程栋梁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