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程显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关注骨质疏松,一线用药双膦酸盐的“药物假期”是指什么?
377人已读
关注骨质疏松,部分患者接受双膦酸盐治疗后的“药物假期”是指什么?为什么需要停药1-2年?
(1)什么是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是临床最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可以口服或者静脉给药,提高骨密度。常见的药物包括口服的阿仑膦酸(福善美)、利塞膦酸、伊班膦酸;静脉输液的唑来膦酸、帕米膦酸等
(2)双膦酸盐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人体骨骼持续处于重塑状态:“旧骨”破坏和重吸收、“新骨”形成。双膦酸盐可以与骨质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新的骨复合物,抑制“旧骨”破坏和重吸收的过程,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3)为什么需要停药?
骨骼重塑是人体内骨微损伤的重要修复途径。长期使用双膦酸盐抑制骨骼重塑,阻断上述修复过程,会增加骨脆性,严重时可以导致下颌骨坏死、股骨不典型骨折等罕见并发症。双膦酸盐可以在骨质中蓄积(半衰期>10年),停药后依然持续发挥抗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基于上述原因,通常使用口服双膦酸盐治疗5年或者静脉注射唑来膦酸3年后,经过临床评估认为骨折风险不高,可以停药一段时间,称为“药物假期”。
(4)常见的停药时间是多长?
由于不同类型的双膦酸盐与骨质的结合能力不同,因此“药物假期”长度不同:阿仑膦酸(1-2年)、唑来膦酸(2-3年)、伊班膦酸(1-2年)、利塞膦酸(1年)。

骨质疏松模式图(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是杨程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