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
C 反应蛋白 (CRP)(正常值为 0~10 mg/L)
特点:肝脏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敏感的炎症指标。
局限性:特异性不高。说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科手术术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CRP 也可明显升高。
CRP↑↑≈ 细菌性感染
升高时期:感染后 6~8 h 开始升高,24~48 h 达到高峰,半衰期约 20 h:
当 CRP 为 10~99 mg/L 时多提示局灶性或浅表性感染;
≥100 mg/L 时多提示脓毒症或侵袭性感染。
≥200 mg/L,强烈建议上抗生素。
降钙素原(PCT)(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的 PCT 含量很低<0.05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 10% 的健康人血浆 PCT 质量浓度高于 0.05ng/mL,最高可达 0.1ng/mL。
升高时期:感染后 2~3 h 即可升高,6~24 h 达到峰值,半衰期约 24 h。
特点:对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价抗感染疗效、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某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其升高。
一般情况下 PCT 的浓度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 <0.1ng/mL, 强烈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2. 0.1~0.25ng/mL,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3. 0.25-0.5ng/mL 之间表示局部炎症或局部感染,建议使用抗生素;
4. 0.5-2ng/mL提示存在细菌感染或脓毒症可能,应结合临床症状,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 PCT 升高的情况下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并可通过连续(2~3d)监测 PCT 浓度变化,确定治疗是否有效; 如治疗开始的前 3d 内 PCT 值每日较前下降 30% 以上,则认为治疗有效,继续原抗菌药物治疗;如治疗最初几日 PCT 不下降,则提示治疗失败,应结合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可根据 PCT 监测结果及临床确定是否停用抗菌药物,如果 PCT 水平较病初下降 90% 以上时,建议停用抗菌药物。
5. >2 ng/mL 表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但是严重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 <25 mL/min) 的患者,建议使用 0.5~1.5ng/mL 作为脓毒症的诊断界值;
6. >10 ng/mL 表示感染性休克,并常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高度死亡风险。
但要注意,PCT的绝对值不是感染诊断的良好指标,除非在PCT值非常高的时候。但是,PCT的动态变化(升高)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感染的存在,因为其他因素(如创伤、手术等)是一次性的,PCT的升高通畅说明感染性因素的变化,PCT的动态升高更加准确地提示感染的存在。
PCT 检测结果指导成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合理用药
非重症的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考虑启动抗菌药物治疗的 PCT 临界值是 0.25ng/mL,在动态检测下,PCT<0.25ng/mL 或从峰值下降 80% 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建议停用抗菌药物。
重症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考虑启动抗菌药物治疗的 PCT 临界值是 0.5ng/ml。复测或动态监测,PCT<0.5ng/ml 或从峰值下降 80%,建议抗菌药物停药。
PCT 对判定脓毒症预后及决定抗感染疗程的意义
动态监测 PCT 有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脓毒症患者 24 h 后循环中 PCT 水平可降低 50%。PCT 降低的程度和存活率升高正相关,PCT 水平持续增高或居高不下者提示预后不良。
文章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是章文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