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力、眼球、生命&每一步的选择都很艰难,而明确眼眶肿物的性质需要放在首位
患者年轻女性,两年前因为眼球突出就诊,检查发现眼眶肿物,病变位于视神经内侧,当时医生沟通如果选择完整摘除病变,存在失明的风险。

眼眶内侧中段肿物

黄色箭头为肿物,蓝色箭头为视神经。以下同
患者心理存在压力,多处就医,有医生提议采用伽马刀放疗控制病情,然而此时并未明确肿物的病理性质。


在眼眶肿物的影像学检查中,某些肿瘤如血管瘤、神经鞘瘤、黑色素瘤、泪腺肿瘤等有一定特征性改变,医生在术前会给出倾向性意见,但有时也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
而多数病理类型的瘤体核磁共振信号接近,并不容易鉴别。
当与常见肿瘤表现不一致时,更要提高警惕。


2023年随访,肿物有增大
在放疗后两年随访过程中,患者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回流障碍表现愈发加重。复查影像片肿物的范围明显扩大。
此时想要彻底切除,而不危及视力几无可能,而之前手术只是影响视力有风险。

绿色箭头提示眶尖区域肿瘤已经侵犯

患者在有失明的心理准备下手术,然而术中发现粘连紧密,病变没有包膜,已经不存在彻底切除的可能,巨检表现恶性可能大,和家属沟通后活检明确性质。
可能是之前做过伽马刀放疗的原因,不仅术中组织粘连严重,术后病理诊断也存难度,经过会诊提示恶性肿瘤,但细胞来源不确切。

完成全身检查后发现目前尚无其他部位转移。
眼眶骨壁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为防止病变进入颅内、鼻腔甚至远处转移,建议患者必须当机立断完成眼眶内容剜除术,眼球不能保留。
患者纠结了很久方同意手术,
毕竟年纪很轻;
毕竟还有视力;
毕竟今后外观影响巨大……
但此时再不放弃眼球。彻底根治病变,恐怕就要危及生命了。
而即使手术后也需要密切随访3~5年,术后给予放化疗的补充治疗。

眼球突出、疼痛和肿瘤巨大容积效应有关
在眼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遵循的原则一定是:
生命重于眼球,
眼球重于视力。
本病例的启示在于:
不到那一步,任何一个人做选择都很艰难。
谁肯轻易接受失明?
谁会轻易放弃眼球?
事后复盘,最佳选择是在2022年的时候承受一定的失明风险,完整摘除病变。

风险在于内侧和视神经邻近

眼眶深处和视神经尚有距离

矢状位瘤体大部分位于球后
但如果当时真的术后视力丧失,患者能够接受吗?
能够理解医护人员做出的努力么?
很多时候即使不考虑视力问题,在有限的空间中完整摘除病变也很艰难。
如果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会觉得懊恼么?

但不首先明确肿物性质,步步退防,最终只会把问题更为复杂化。
而第一次手术如果为了保留视力,选择部分切除,最终的结果也不理想。
本文是袁一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