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淡腹部磁共振DWI(扩散加权序列)的临床应用
不同于常规MRI仅显示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功能性MRl(fMRl)能进一步反映病变组织中微观结构、血流灌注、代谢等功能状态。
DWl做为功能成像的重要部分已经成为MR扫描中的常规序列。
DWl可评估体内水分子的弥散(扩散)程度,可以无创性显示不同组织因水分子弥散速度的差异而导致的信号变化。成人体内含水60-70%,正常时水分子可自由运动而无限制。病理过程中水分子的自由运动受到影响,如:急性脑梗死早期,脑细胞因缺血肿胀,细胞间隙变窄;肿瘤细胞增殖,密度增加,均可导致水分子弥散受限,表现为DWl高信号。
将DWl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定量评估,自动生成ADC(表观扩散系数)图,计算ADC值。ADC值反映水分子弥散幅度,ADC值越大,说明分子弥散力越强。ADC值越小(ADC图低信号)说明分子弥散受限。
病变是否有弥散受限要结合DWl和ADC综合判断。单纯DWl高信号(受病灶本身T2高信号影响,所谓T2透过效应)不足以判定弥散受限,只有DWl高信号同时伴ADC图低信号才能确定弥散受限。
就腹盆MRI检查而言,DWl有两个主要优点:①提高病变检测能力,增加敏感性。②补充病变特征信息,增加特异性。尤其是仅做MR平扫(造影剂禁忌)或增强效果不满意时,DWl更能体现出其价值,可提高诊断信心。
具体应用举例,DWl可以抑制肝内正常血管及胆管高信号,提高病灶与背景对比度,比常规T2序列对局灶良、恶性肝病变检出率高,特别对小的肝转移灶的检出有优势;DWl可以用于肝癌、肝转移癌介入治疗(消融、栓塞)术后效果、放化疗后疗效评估,根据ADC值判断治疗反应,治疗后DWl信号减低、ADC值上升是治疗有效的一个指标;DWl可以在平扫时区分单纯囊肿与实性病变及囊实性性病变,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分级有帮助;DWl对腹盆腔淋巴结非常敏感,但对其良、恶性淋巴结的区分能力有不同观点。
实性或恶性病变通常伴弥散受限,但弥散受限不一定都是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也可有弥散受限,如脓肿(粘性高)、出血、纤维化、角化物质(表皮囊肿)等。反之恶性病变中如果细胞密度低(粘液癌,富含自由水分、),高分化肿瘤等可不表现出弥散受限。
一般认为恶性病变的ADC较良性低,ADC越低,恶性概率越高,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良恶性病变ADC值有显著差异。但目前腹部检查很难确定一个区分良恶性病变的ADC阈值。原因有:呼吸运动、肠蠕动、心脏搏动伪影干扰;不同设备间没有统一和标准化扫描参数;个体差异(器官血流、灌注、内分泌),良恶性病变的ADC值之间有部分重叠等,造成ADC值稳定性、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面面临难题。目前在颅脑、乳腺、前列腺,受移动伪影响小的部位,DWl的应用相对成熟,诊断原则取得共识,如乳腺肿块的良恶性ADC阈值为1.05x10-3mm2/s。
目前有关DWl腹部应用方面有许多的研究在进行中,包括肝硬化纤维化程度、预后及治疗监测;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肾肿瘤亚型区分等。
DWI在腹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方面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改进,其潜在价值会进一步体现。目前DWl做为腹部常规MRI的附加序列,对腹部病变提供重要信息和支持性证据,尤其是仅做平扫时。
有关DWl涉及的内容很多,出于简明易懂的原则,做了很多删减,从专业角度并不严谨,仅供参考。
本文是任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