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肠套叠 >

肠套叠介绍,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根据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 急性肠套叠常见于婴幼儿,多突然发病。 慢性肠套叠常见于年长儿童及成人,多为继发性,病程延续两周以上甚至几个月。

典型症状

急性肠套叠:婴儿期特有疾病,两岁以内多见。有一小部分患儿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只出现其中 1~2 个症状,需加以注意。 腹痛 为最早症状。 以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为特点,表现为婴幼儿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屈膝缩腹、面色苍白、不吃东西、出汗,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 腹痛缓解后,婴幼儿安静或入睡,间歇 10~20 分钟又反复发作。 呕吐 多在腹痛发生后不久出现。 早期为胃内容物,如为乳汁、乳块和食物残渣等,可含胆汁。 晚期可吐粪便样液体(说明有肠管梗阻)。 血便 为重要症状,也是肠套叠最典型表现。 出现症状的最初几小时大便可正常,以后大便少或无便。 多数患儿在发病后 6~12 小时可出现暗红色血便或血黏液混合物,称为红色果酱样便。 腹部包块 触摸腹部,可在套叠发生位置(多为右上腹肋缘下或脐上)发现肿块。 肿块可呈腊肠样,光滑,不柔软。 早期腹部柔软,不伴腹胀;晚期可出现腹胀、腹肌紧张、按压痛等。 慢性肠套叠:病程延续在两周以上甚至几个月之久的肠套叠。且年龄越大,肠套叠发病过程越缓慢。 阵发性腹痛:腹痛的程度相对较轻,多表现为较轻的隐痛或间歇时间不定的绞痛。 腹部肿块:绞痛发作时腹部常可扪及到有韧性的包块,在不同时间检查,肿块位置可以移动。 症状反复:套叠的肠管自行复位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之后可多次反复发作。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急性肠套叠 早期患儿一般状态良好,体温、脉搏正常。 24 小时后随着症状加重,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体温可升高至 39℃。 48 小时以后全身中毒样的症状加重。 慢性肠套叠 反射性呕吐:少数患者在腹痛发作期间可伴有反射性呕吐(即伴有恶心,虽然吐完了,但仍干呕)。 血便:患者在患病期间仍能进食及排便,粪便可长期无血或仅有少量黏液血便。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肠坏死 腹膜炎 水电解质紊乱
查看百科详情
  • 精选文章
  • 精选小视频
推荐医生 701位 推荐医院 28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