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是指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疾病导致的一类眼睑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眼睑低垂,明显低于正常位置。
正常人在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覆盖上方角膜缘 1.5~2 mm。而上睑下垂的患者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部超过角膜的五分之一。轻者不遮盖瞳孔,只影响外观,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妨碍视功能。
上睑下垂是指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疾病导致的一类眼睑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眼睑低垂,明显低于正常位置。
正常人在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覆盖上方角膜缘 1.5~2 mm。而上睑下垂的患者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部超过角膜的五分之一。轻者不遮盖瞳孔,只影响外观,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妨碍视功能。
根据发病原因,上睑下垂可分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和后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遗传引起的,后天性上睑下垂则是由于眼部外伤、手术,神经系统及其他全身性病变的原因导致的。
上睑下垂轻者仅影响眼部外观,不影响视物;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瞳孔,可影响正常视物,甚至影响视觉发育,形成弱视。
上睑下垂一般通过症状就可以进行诊断,在诊断基础上,可能需要进行提上睑肌功能测试、视力及验光检查、额肌肌力测定、眼球运动检查、新斯的明或依酚氯铵试验等检查,来帮助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
先天性上睑下垂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遮盖瞳孔,特别是小儿患者,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一般于 3 岁左右进行。后天性上睑下垂应判断是否为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或眼部及全身病引起的上睑下垂,需先进行原发病治疗和药物控制,无效时再考虑手术。
由于上睑下垂的确切原因及每位病人具体解剖情况各异,所以目前还没有一种能适合所有上睑下垂患者的手术方式,只能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再在临床经验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的手术方式。常用手术方式有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术
此种手术方法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与运动方向,是比较符合眼睛的生理要求的,术后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此法仅限于提上睑肌肌力不小于 4 mm 的患者。
手术切口一般分为:
额肌瓣悬吊术
适用于额肌功能良好,提上睑肌肌力小于 4 mm 的上睑下垂患者,亦可用于其他手术方法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病例。
一些病因明确的上睑下垂,以原发病治疗为主。
问:孩子上睑下垂什么时候手术合适?
答:轻度的上睑下垂并不急于手术治疗,由于瞳孔区大部分未被遮挡,不太影响光线经视轴进入眼内,视力发育多不受影响。家长可每半年到一年给孩子做视力检查,如果视力发育始终正常可以等待青春期后进行局麻手术。局麻手术可控性高,而且孩子长大一些后肌肉功能会有一定的提高,手术矫正更能达到稳定的效果。
中度及中度以上的上睑下垂对儿童外观及视力发育均影响严重。由于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瞳孔被眼皮遮挡,为了克服视物障碍,儿童往往呈现习惯性歪头、仰头、皱额等特殊姿态,严重的会影响颈椎的生理弯曲。而且容易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并发斜视,还会影响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
综上我们建议患儿家长始终关注孩子视力发育情况,积极到正规医院做视力筛查,及早发现上睑下垂对患儿的视力发育有无影响。如果视力明显低于同年龄段视力发育水平或者合并有较大度数的散光,近视,远视的患儿建议 3 岁即施行手术改善上睑下垂。
术后注意事项
日常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