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纤维肌痛?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吴歆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风湿免疫科
纤维肌痛系列访谈(一):梁东风
梁东风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风湿科
纤维肌痛综合征应知应会
黄慧云副主任医师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纤维肌痛症这种疾病存在吗?还是由于触发点存在引起的广泛疼痛?
崔文瑶主任医师 辽宁省肿瘤医院 疼痛舒缓科
认识纤维肌痛综合征
侯成成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
纤维肌痛综合征——一个常见而陌生的疾病
徐长松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风湿免疫科
基本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中枢神经功能异常:中枢神经敏感化是本病最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慢性疼痛会导致“中枢致敏”,表现为脑脊液中血清素(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和 P 物质(存在于神经组织,并参与神经系统功能作用的活性物质)浓度升高。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还显示,在纤维肌痛者的大脑中,与疼痛相关的区域功能活动是增强的。 免疫功能紊乱:如血清中会出现抗甲状腺抗体;部分血清中的免疫因子,如白介素(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升高,这些指标的异常意味着本病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感染:纤维肌痛综合征可能与感染有关,尤其是 EB 病毒、细小病毒、伯氏疏螺旋体感染。这些病毒感染可能诱发纤维肌痛。 遗传:纤维肌痛者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患病率明显增加,提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纤维肌痛综合征,需加以注意: 年龄:多见于 20 ~ 70 岁人群,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增高。 性别:更多见于女性。 生活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如平日贪凉冷饮,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常年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 被微生物感染的人群:如 EB 病毒、细小病毒、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