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贵华
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液科
浅谈多发性骨髓瘤
1071人已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年发病率约1.3~5/10万,在许多国家是发病率位居第二位的血液恶性肿瘤。男性多发于女性,中位发病年龄57~63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可以预期发病率将会进一步上升。其特点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其临床表现颇多,包括贫血、高钙血症、肾损伤、反复感染(1年中感染次数超过2次)以及溶骨性损伤,部分MM患者甚至以角膜混浊作为首发症状,由于MM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在全身多个系统,患者首诊科室较杂,常会造成误诊和漏诊,最终导致病情延误。当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MM的可能性:①贫血:维生素B12、叶酸、铁正常;②高钙血症:甲状旁腺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维生素D正常,没有恶性肿瘤或结节病病史,未使用过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③肾损伤:没有确切原因,包括肾前性原因,肾性原因或者阻塞性情况;④骨痛或者骨损伤: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损伤,年轻患者出现粉碎性骨折,在不常见的地方出现病理性骨折。同时,因为MM患者的首诊科室较杂,要求医师加强对MM的认识与了解,应对可疑患进行相关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分期时,应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分期方法,以更好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预后,应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各项辅助检查相结合,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MM。
本文是朱贵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