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贵华
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液科
导致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
1927人已读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成为药物损伤的主要器官之一。据WHO统计,药物性肝损伤(DILI)已经上升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5位,DILI的发生率为1.4%~8.1%。对于血液病患者,特别是血液肿瘤患者,治疗中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和其他的基础药物是导致血液病患者DILI的主要原因。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性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小分子及大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和传统中药、天然药等。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在西方国家,DILI大部分是由过量或长期使用扑热息痛引起,约占41%,其次是抗生素。而在亚洲,中草药是常见的引起DILI的原因,并呈上升趋势。国内有调查发现其他相关药物涉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8.7%)、抗生素(17.6%)、抗肿瘤药物(15%)、激素类药物(14%)、免疫抑制剂(4.7%)。
本文是朱贵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