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为什么
为什么会得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引发的髋关节畸形。根据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分类为完全性髋脱位,髋关节半脱位和单纯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完全性髋脱位又分为高位脱位和低位脱位。由于髋关节完全性脱位的股骨头不在正常的髋臼水平,因此这类病人需要在出生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样就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如果孩子开始走路后发现有髋脱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治疗。完全脱位的孩子治疗的越早,效果越好。
对于半脱位和单纯发育不良的病人来说,由于股骨头还在髋臼内,大部分病人在病变的早期不会被发现,只有当髋关节软骨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不适感或疼痛,因此这类病人多在成年后出现症状才来医院就诊,寻求治疗。
髋关节半脱位和单纯发育不良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这类病人最早期的症状是长距离行走后髋关节不舒服,酸胀,不想再迈步。病人常把这种现象叫“拉拉胯”。这种表现常常在女孩子逛街时间长后出现,第二天休息好后又像正常人一样了。反复多次才会引起病人的注意。男孩子主要变现为体育活动后或长距离行走后的髋关节不适感和疼痛。
为什么这种病女孩子多见?
的确这种病女孩子最常见。在手术病人中男:女=1:10。为什么女孩常见?目前病因还不清楚。但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出现髋关节不适的时候都应该及时找到医生去检查。
这种病会遗传吗?
是的,这种病有遗传倾向。许多病人的兄弟姐妹们或长辈,近亲都能发现。
什么样的病人能够做截骨术?
大部分半脱位的病人或单纯发育不良的病人能够做手术。但是手术要求髋臼与股骨头的对应关系要协调,换句话说,手术后将髋臼的位置摆正,股骨头应该能与新位置的髋臼重新成为一个功能良好的关节。如果病人的股骨头严重畸形,或髋臼严重畸形,则不适合于做截骨术。否则做完手术的髋关节仍然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但是具体到每一位病人能否手术,则需要到医院检查后才能决定。因此,希望手术的病人一定要找我们先做检查,再决定是否能够手术。
单纯做完髋臼周围截骨手术的病人手术后怎样功能锻炼?
做完髋关节周围截骨手术的病人手术后当天应在床上充分的休息。次日可以坐在床上或将腿下垂到床旁完全坐起来。如果病人的精神头很大,坐位时不出现头晕头痛,可以在家人或康复医生的帮助下下地站立,甚至迈步行走。一般说来手术后应鼓励病人早下地,但是何时下地行走需要具体病人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最晚也应该在手术后第三天下地活动了。
手术后再床上躺着休息时不要忘记练习大腿的绷劲。每次要绷5秒钟,早晨,中午和晚上各练100次以上。具体方法康复理疗师会面对面的教病人。
当病人能够下地后要扶双拐站立,手术侧的下肢不能负重。站立时要练习患肢的前伸腿和侧展腿,以及小腿的屈曲位。这三个动作也是每天早、中、晚各练100次,每次要保持姿势5秒钟以上。
手术后6周患者要在床上侧卧位,手术侧在上方,练习患肢的伸直侧抬腿。练习的关键是整条腿要伸直位,脚从床面上抬高20cm左右就行。同样,早、中、晚各练100次,每次保持上抬5秒钟的时间。由于这种练习比较费力,开始时要循序渐进,可以从每次10次开始,最后练到100次。
手术后6-8周后部分负重患肢可以部分负重。术后3个月70%的病人可以扔拐。
手术后如何练习行走?
由于经过手术髋关节的整个位置和形态都有很大的变化,病人在刚开始走路时都很困难,不知如何迈步。正确的步态练习应该在手术后大约3个月时髋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后开始。要对着镜子按照服装模特的“猫步”行走,开始时要慢,迈开一步后等髋关节完全负重后在迈下一步。两条腿行走时的间距和时间应该相等,不能像兔子一样蹦着走路。练习时不要太着急,要循序渐进,在早期还要有人在旁边保护着,防止摔跟头。一般情况下两个星期后步态基本接近正常,但是病人手术前畸形严重则术后步态的训练时间要长的多。
本文是张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