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曹隆和 三甲
曹隆和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本人发明:新型扁桃体脓肿切排器的临床效果分析

1206人已读

曹隆和1李阳2周静1

林森1陈崇喜1宋伟1

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325200

2 宁波鄞州二院

作者:曹隆和,男,副主任医师,硕士,浙江瑞安人,主要研究方向:头颈部肿瘤的治疗,clh991329@126.com 13625872605

摘要: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因起病急、进展快,一旦脓肿形成需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否则即使全身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效果可能不佳,且有可能导致咽旁间隙感染、颈部蜂窝组织炎、气道梗阻及窒息可能。目前国内外扁桃体周围脓肿常用的处理方法有:①穿刺抽脓;②切开引流排脓;③抗生素有效控制下脓肿期扁桃体切除术。我科设计了一次性完成穿刺、撑开扩大创口、即刻吸除脓液的扁桃体周围脓肿撑吸器。 经桐庐江南医疗器械厂生产,使用前已获得医院备案及伦理批准 。经临床应用初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科收住的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患者,均符合扁桃体周围脓肿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由本院确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咽痛、恶心、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存在,已将咽白喉、奋森氏咽峡炎等其他喉部炎症的患者排除在外。同时排除了心、肺、肝、肾功能不齐全、精神疾病患者均不在入选之列。

治疗方法及分组。

单纯切开治疗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予抗生素及激素静滴治疗的同时行穿刺抽脓确诊后切开排脓。方法:患者均采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咽部,用20 ml注射器,刺入腭舌弓最膨隆处,回抽注射器见脓液,如抽不出脓液可将针退出一部分,或者改变方向再刺入抽吸,然后用血管钳撑开穿刺点或用手术刀沿穿刺点切开黏膜从而扩创引流脓液,术后每日扩张创口排脓,直至脓液排净。

新型器械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予抗生素及激素静滴治疗的同时行穿刺抽脓确诊后切开排脓。方法:患者均采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咽部,用20 ml注射器,用穿刺头穿刺最膨隆处,回抽见脓液,如抽不出脓液可将退出一部分,或者改变方向再刺入抽吸,见脓液后,用器械扩大创口,将器械深入脓腔,多个方向试探吸引出脓液。

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较好的操作,多数病例需2到3次吸脓操作,无一例出现误吸、咽部其他黏膜损伤、切口大出血等并发症。较传统方法比较,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但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操作简单易学,能反复操作,患者耐受性良好,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讨论:目前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主要采取扁桃体穿刺针于脓肿最隆起处穿刺,证实有脓液后再用尖刀切开脓腔、止血钳撑开创口引流脓液。采取上述操作有诸多弊端:1,术者要频换更换器械;2,急性扁桃体炎及咽后脓肿患者因咽部粘膜急性充血、水肿、疼痛,伴有一定程度的张口困难,咽反射比较敏感,做长时间张口动作患者很难配合;3,因脓肿一旦切开后立即大量涌出,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嘱患者立即吐出,而且是反复用止血钳探查脓腔、嘱患者吐出,操作时间较长,且处于引流口下方的脓液不易完全排除,造成治疗时间延长。国内外主要其他治疗方式还要单纯反复穿刺吸脓,或炎症好转后行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但治疗时间长且费用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手术操作复杂,治疗时间长的问题,一次性完成穿刺、撑开扩大创口、即刻吸除脓液的扁桃体周围脓肿撑吸器。同时也适合于咽后脓肿患者。可简化术者的操作,又能最大程度上引流脓液,从而让患者尽早康复。

曹隆和
曹隆和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