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二问: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程度评估及治疗原则?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本病的20%-25%,并发于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胃溃疡。有10%-15%的患者以出血为消化性溃疡的首发症状。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速度和出血量。如出血量少,每天>5-10ml就可出现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如少量而缓慢的出血,但是持续天数久,则可表现为逐渐出现的贫血。如果出血速度快而量多,1天内出血量>60-100ml则可表现柏油样黑便,出血量>250-300ml甚至会出现呕血。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出血量>400ml可因血容量的减少而致全身无力、头昏、眼花、口渴、冷汗、心慌,出血量>800-1000ml会出现血压下降、昏迷,甚至休克。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是内科急症,患者一旦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紧急处理,否则延误治疗,会有因大量出血引起血容量丢失、周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的风险。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输血输液,以补充血容量、稳定血压、纠正休克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2.药物止血,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滴注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有助于止血、溃疡愈合;
3.争取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既能诊断溃疡出血的病灶,还能在胃镜下局部喷洒或注射止血药,或应用电凝、微波、激光、钛夹等方法止血。
4.紧急或择期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有:中老年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合并疾病,胃镜下止血效果不佳;消化性溃疡反复多次大量出血;持续出血不止,其他内科治疗措施未见效;大量出血合并幽门梗阻或穿孔,内科治疗多无效。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汪鹏主治医师共同撰写本文)
本文是胡良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