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薛萌 三甲
薛萌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你了解糖尿病吗?解读之四:糖尿病心理篇

934人已读


医生:王阿姨,根据您的体检报告,可以确诊“糖尿病”,但是属于刚起病,很容易控制。

王阿姨:不会吧,那太可怕了,我不喜欢吃甜食啊,怎么会这样呢?以后可怎么办啊?


医生

医生:李叔叔,您这糖尿病至少有半年了,需要用药治疗,不然可能会导致并发症。

李叔叔:先不用了,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跟正常人一样。



同样是“糖尿病”,有些人觉得它是洪水猛兽,害怕得不行,完全不知所措;有些人满不在乎,觉得医生让打胰岛素或用药纯属没必要。
这两种情况 虽然都比较极端,但是对初次接触糖尿病的朋友来说,也是常见的。产生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糖尿病的认识的不全面;二是各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不同。


image.png


前者多是已经了解到糖尿病的并发症,知道糖尿病不能根治,心理上害怕和不能接受;后者心理非常抵触这个疾病,而且这种慢性病的确短期内不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满不在乎。
其实,这两种心理,都需要调整。得了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认识这个疾病,掌握这一疾病的发展规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它。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尚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足以使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朱德总司令在有20年糖尿病的情况下活到了90岁的高寿。因此,面对糖尿病,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第二,糖尿病确实可以导致很多并发症,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都是因为长期忽视糖尿病管理,血糖控制不达标所导致的,而对于非常重视血糖控制和糖尿病管理的朋友来说,不必太过忧虑。


第三,多学习和了解糖尿病科普知识,可通过专业科普网站,专科医生公众号等平台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对于亲戚朋友推荐,或是广告降糖商品,建议咨询过专科医生再使用。糖尿病是慢性病,学习也是长期的过程,包括很多方面,可以循序渐进,需要坚持,不急于一时。


第四,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正常社交,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些人因为糖尿病大大限制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放弃自己的爱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血糖的影响因素其实主要就是饮食,运动,用药,把握这三个关键点,加上良好的情绪,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image.png



Tips:


“努力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受我们所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用在管理糖尿病这个慢性病上,再合适不过了。虽然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我们可以良好地控制它,与之和平共处。希望大家可以正确面对“糖尿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管理好糖尿病,正常生活,精彩人生。




薛萌
薛萌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