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要吃哪些药物?
门诊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问题1:史医生,您好,我想问一下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回答:生活中主要是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今年保护骨量、减少流失,我们建议老年人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运动
运动可预防骨量丢失、改善肌肉及灵活性,降低跌倒、骨折风险。针对骨质疏松症推荐的方案是力量训练、健身跑步和行走,如20分钟行走、健步跑,40分钟握拳、上举等力量训练,至少每周2次。
适当日照
日晒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生产。但日晒时间过长可能诱发皮炎、白内障、老年斑等。建议下午3点至傍晚进行,此时紫外线偏低,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保证正确姿势
站、坐、卧时保持正确姿势、维持脊柱的自然曲线,并且不要因玩手机、看电视而长期保持同一姿势。
保持作息规律和愉快的心情
睡前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卧室黑暗,午睡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多听音乐、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家人、朋友聚会。不规律的睡眠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有严重精神抑郁的女性皮质醇水平较高,易导致骨密度偏低。
问题2:史医生,您好,我检查发现骨质疏松,不过没有不舒服的症状,还需要吃药吗?
回答: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骨质疏松,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很多人就觉得它不是病,不愿接受药物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引起的。但当出现明显疼痛时,骨量已经丢失30%~50%,甚至50%以上。此时,单纯补钙效果往往不理想,需要综合治疗骨代谢失衡的问题,不仅要促进骨生成,还要组织骨流失。
常用药物有以下三种:
促进骨形成药物:主要有钙制剂及维生素D类药物。
抑制骨吸收药物:主要有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磷酸盐等。
促进骨细胞形成药物:抑制骨吸收同时刺激骨形成:主要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等。
(以上文字内容均摘自由我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脊柱:结构、功能与疾病》科普书,针对每一章节科普内容,书籍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感兴趣的患者可以自行查询购买)
本文是史建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