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支柱遭遇结核杆菌,老汉腰椎被“掏空”险瘫痪!
文章转载自:潇湘脊柱
专家简介:何飞平,主任医师,现任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及椎间盘诊疗中心主任;湖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青年编委;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脊柱健康分会副理事长。自2003年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擅长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变、脊柱结核、滑脱、肿瘤以及脊柱畸形等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在微创脊柱外科方面,特别是椎间孔镜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很多时候,老人站久了或者坐久了,就很容易腰酸背痛,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一般休息休息就能好起来。
但是,长沙71岁的张老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疼痛不适,伴下肢乏力、午后潮热、盗汗等症状。自行服用中药,能暂时缓解,但病情反复。1个月前,腰痛加剧,彻夜难眠,甚至无法坐立翻身,且伴右下肢疼痛麻木。

近日,他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入院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患者腰1、2椎体及间隙破坏,椎管占位,压迫神经。如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引发瘫痪、大小便失禁。
脊柱外科何飞平主任带领团队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为其实施高难度骨科手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重建了脊柱稳定性。术后腰痛立即缓解,第2天下地活动,“我感觉腿脚的力量比以前好多了”张老汉开心地说到。
结核病大家都有听说,结核病菌可以侵犯全身多个器官,除了肺结核,还会感染其他器官和部位,如骨结核,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脊柱结核。
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性传播,而椎间盘和椎体是血液循环比较差的地方,抵抗力也弱,结核杆菌到了脊柱以后,在椎体内或椎体周围聚集下来,安家落户,上下吞噬,引起骨质破坏,形成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好发于脊柱前柱,椎体骨质破坏,支撑力下降,造成前柱的不稳定和塌陷,容易形成“后突畸形”。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高致残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一般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再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菌感染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脊柱结核首选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当椎体破坏严重,脊柱稳定性受影响;或者脊柱局部畸形、神经压迫;甚至有死骨、窦道形成,就必须行手术治疗了。手术目的是清除结核病灶、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
最后,专家提醒,腰部剧烈疼痛、僵硬,伴午后潮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表现,警惕脊柱结核找上门。脊柱结核要及时治疗,否则,时间长了椎体骨质破环塌陷、脊柱后凸畸形、压迫神经,将导致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
本文是何飞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