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岁程序员患腰突症 专家:远离“腰突”要养成六个好习惯
专家简介:何飞平,主任医师,现任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及椎间盘诊疗中心主任;湖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青年编委;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脊柱健康分会副理事长。自2003年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擅长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变、脊柱结核、滑脱、肿瘤以及脊柱畸形等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在微创脊柱外科方面,特别是椎间孔镜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国腰椎病患者不在少数,据卫生部门统计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患者已占总人口的15.2%,且有不断上升之势,腰突症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
案例
长期久坐不动,遭遇“腰突”
32岁的程序员谢先生近来总感觉晨起后腰椎僵硬,腰椎旋转时总有声响,腰部疼痛的感觉像要断掉一样,只有躺着才感觉舒服,遂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诊断为腰突症,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脊柱外科盖景颖主治医师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是较为常见的腰椎病中的一种,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谢先生因工作需要经常长时间、不间断伏案写代码,少抬头,少挪动,坐姿错误,导致腰椎间盘已有突出,久坐就会引发疼痛。
腰突症有哪些征兆?
预兆一:腰背疼痛
腰部和背部疼痛,疼痛时间数天或数年。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预兆二:腿疼
表现为一条腿(少数人是两条腿)疼、麻、凉、热胀,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腿疼的症状。
预兆三:腰容易“扭伤”
腰很容易就被扭到,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子等就会发生腰痛,这很可能是腰椎间盘发出的信号。
预兆四:大脚趾麻木、乏力
穿鞋、行走时一般靠大脚趾用力,穿鞋、走路时用不上力,严重者甚至脚尖拖地,还有时会出现脚背或脚掌麻木等。
如何远离腰突症
01、平时保持良好的坐姿
腰突症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保持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椎、腰骶部的肌肉就不容易疲劳。
02、睡姿要正确
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较好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仰卧位和侧卧位。仰卧时在双下肢下面垫一软枕,使腰背部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
03、弯腰常注意
职业工作中需要经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进行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
04、站姿要正确
正确的站立姿势要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不要双腿平齐长时间站立,要适当进行活动。
05、搬重物的姿势要正确
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做到搬重物不伤腰。搬东西时,要蹲下搬起地上的物品,起身时,要将所搬物品靠近身体并尽量放低。
06、腰背肌锻炼
腰背肌锻炼可增强腰背肌的耐受性,稳定腰椎,一定程度上纠正腰椎畸形,减少炎性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堆积,改善神经根、粘膜的粘连。方法如图所示。

专家提醒
如果已有腰椎方面的问题
请及时来医院就诊
并保持乐观的心态
注意腰椎的护理
降低腰突症发生率
本文是何飞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