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伟
陈伟 主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1248人已读

一、中青年高血压的特征

1.在高血压的早期,中青年患者血压升高常常伴有心率增快,交感神经系统(SNS)过度激活可能是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对于中青年高血压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2.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症状。

3.中青年高血压以轻度高血压居多,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或表现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4.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生常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容易合并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

5.大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无法定期进行血压监测,治疗依从性差,控制率低。

二、诊断与评估

正确测量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是启动治疗的重要依据。

1.血压测量

虽然诊室血压测量依然是当前高血压诊断的“金标准”,但对于初诊患者,如果诊室血压升高,建议有条件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或家庭血压监测(HBPM),同时要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ABPM 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或HBPM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为轻度(1级)高血压。相对于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程短、导致的器官损害轻,心血管风险多处于低、中危水平。但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伴发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的比例逐渐增加,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风险有所上升。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需重视长期及终生风险评估。

三、中青年高血压降压治疗

中青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及早干预;

②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同时并进;

③积极控制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一)降压目标

对于无合并症的普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心衰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靶目标为130/80mmHg以下。

(二)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改善血压控制的重要策略,一旦确诊应尽早启动,长期坚持。具体措施如下:

1.限制钠盐:

每日食盐总摄入量不超过6g,并适当增加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菠菜、香蕉、桔子、紫菜等。

2.控制体重:

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BMI在18.5~23.9kg/m2);男性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85cm以内。

3.增加运动:

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建议每周4~7天,每天30~6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4.彻底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5.不饮酒:

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如饮酒,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6.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四、随访管理

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和血压水平具体而定。通常,1级高血压或低、中危患者可1~3个月随诊1次, 2~3级高血压或高危患者可2~4周随访一次,血压控制稳定后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

本文来源:心希望快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陈伟
陈伟 主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