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有肿块不可忽视,可能是癌变症状!
颈部连接头部及胸部,上起颅底,下连胸腔入口,后有第1—7颈椎。范围不大,但含咽、喉、气管、食管、甲状腺、颈动脉、迷走神经等重要器官。颈部也有许多淋巴结,位于颌下的淋巴结常可以摸到。颈部问题经常被人们轻视甚至忽视,但是长时间的忽视很有可能引发癌症风险,因此,如果在颈部摸到肿块,尤其是质地硬、无压痛、活动差的肿块时,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颈部肿块,不应该被忽视!根据发病原因,颈部肿块可被分为先天性、炎症性和肿瘤性三大类。
1、先天性颈部肿块
先天性颈部肿块是人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一些组织结构未正常退化或闭锁引起的部分结构残留,常见的有囊肿、瘘管等。这些肿块在人体生长的不同阶段会被发现。
2、炎症性颈部肿块
炎症性颈部肿块的诱因常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并一视同仁,在所有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急性淋巴结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慢性淋巴结炎多表现为多个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无痛,无发热,皮肤表面一般无明显凸起,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少数炎症性颈部肿块为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引起,如结核,它以无痛性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淋巴结活动度好,有时多个肿块呈串珠状,儿童或青年多发,病程较长,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可有肺结核等结核病史。
3、肿瘤性颈部肿块
肿瘤性颈部肿块由肿瘤引起,大多数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和继发性恶性肿瘤,甲状腺、腮腺、颌下腺的恶性肿瘤属于原发性恶性肿瘤;鼻咽癌、喉癌、肺癌等转移到颈部,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继发性恶性肿瘤。
颈部肿块有一个“四八”现象:非甲状腺肿块中,80%是肿瘤;肿瘤中,80%为恶性;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者占80%;转移性肿瘤中,80%是由耳、鼻、咽、喉、腮腺、下颌腺、口腔等部位肿瘤转移来的。
4、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法
在判断过颈部肿块的类型之后,我们也要积极寻找治疗方法。
(1)先天性颈部肿块和良性肿瘤性颈部肿块,以手术切除为主。
(2)炎症性颈部肿块以抗炎治疗为主,结核性肿块须进行抗结核治疗。
(3)原发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病理性质,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继发恶性肿瘤应积极寻找原发灶,根据原发病灶性质,采取相应治疗。
颈部肿块种类多,疾病预防是关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