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腔肿物微创手术实例(一)之宫颈癌放疗术后复发
小崔是一名28岁的年轻妈妈,婆媳和睦,夫妻恩爱。育有一子一女,本应享受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却在去年初不幸确诊为“宫颈癌”。小崔在当地接受了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的手术,并在术后接受了六次化疗及二十余次的盆腔放疗。本以为就此根治了肿瘤,能够回归正常生活。今年6月初,在常规复查中却又发现盆腔新发肿块(考虑复发),并且侵犯包绕左侧输尿管末端,引起左肾积水,左肾无功能。
当地医院表示无力继续诊治,小崔辗转多方来北京,咨询数家知名大医院,对再次手术,大部分专家均表示无法施行。给出的建议多为保守药物治疗、再次尝试局部放疗或局部的射频消融。
外科领域里众所周知的是,既往接受过手术,尤其是局部放疗术后的患者,二次手术的难度极大。其原因是局部的组织粘连严重,血管壁薄弱,极易引起肠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放疗术后的二次手术被大多数专家视为“非常规”治疗。该患者还有一点较为特殊,从病史判断,盆腔肿块应为宫颈癌复发,疾病谱上属妇科肿瘤医生诊治范畴;但肿瘤复发位置却在左输尿管末端,引起左肾功能丧失,外科操作又需由泌尿肿瘤医生进行。鉴于这些情况,虽然对于小崔而言,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但其多方求助仍难以如愿。
接诊该患者后,也曾有过相同的犹豫和顾虑,但看着小崔及家属近乎绝望的渴求眼神,还是决定要尽力一试。经过与小崔家属充分的沟通,并请妇科肿瘤大夫一起对手术方案进行了认真评估。最终,我们为小崔制定了手术探查+盆腔肿瘤切除+左肾输尿管切除的治疗方案。考虑到小崔较为年轻,为了减少创伤,虽然明知会进一步增加难度,我们仍然决定采用全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方式进行,仅在患者腹部打了4个约1cm大小的切口,就完成全部操作。
术中我们发现,小崔的盆腔器官粘连情况的确很严重,而且肿块局部十分容易渗血,只能小心翼翼的进行操作。经过约3个半小时的紧张“战斗”,我们成功切除了小崔体内的盆腔肿块及左肾输尿管,并对膀胱切口进行缝合修复,同时保护了周围的其他正常器官。术后一周,小崔顺利康复出院。病理结果报告显示:肿瘤切除完整,无残留。
我想,时至今日,我们医学仍能够不断进步和突破,除了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就在于一些医生富有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挑战精神,以及患者给予的充分信任和理解吧。
本文是刘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