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对于脑动脉瘤,您了解多少?
脑动脉瘤不是真正的“肿瘤”,却被称为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我国脑动脉瘤的发病率高达7%,且具有每年1-2%的高破裂率。大多数脑动脉瘤潜伏在体内,不破裂,也无症状,而一旦出现破裂,则可导致严重出血,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1.什么是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管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瘤状突出。这种疾病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多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早期病死率高达43%,且再次破裂的概率高达60-&0%,存活患者通常也会留存严重的后遗症。
2.脑动脉瘤有什么症状?
脑动脉瘤在破裂前,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有时仅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被无意中发现。当脑动脉瘤压迫神经的情况较为严重时,可出现如头痛伴随恶心、视力减退、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动眼神经麻痹等症状。这种时候,往往会在患者就医或筛查时被发现患有脑动脉瘤。
3.哪些人群进行脑动脉瘤的筛查?
主要有三类人群应该进行脑动脉瘤的筛查:第一类是家族内有颅内动脉瘤或出血病史、或者自身已经发生过动脉瘤或出血的人群;第二类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三高人群,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第三类是工作压力大、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需要筛查脑血管,如长期吸烟、长期熬夜、酗酒无度和运动量过小的人应该定期筛查脑动脉瘤。
4.脑动脉瘤的筛查应该如何做?
针对脑动脉瘤的筛查,目前主要分为5种情况:第一,进行头颅无创血管影响检查,包括头颅CTA和头颅MRA扫描,若这两个不能确定,我们可以考虑全脑DSA术进行诊断;第二,三维脑血管造影(3D-DSA)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但DSA一般仅用于最后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第三,对于3毫米以下的脑动脉瘤,需要先进行连续随访评估检查动脉瘤的生长状况;第四,对于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不建议筛查,目前筛查最高年龄是70岁;第五,对于有头痛和头晕病史的患者,可以进行脑血管的无创检查以排查动脉瘤。
5.如何治疗脑动脉瘤?
要及时就诊、谨遵医嘱。在筛查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做一个必不可少的脑动脉瘤稳定性评估。这个稳定性评估主要评估破裂风险和生长风险,包括病变大小、位置和形态学特征,病灶变化情况、家族史等具体情况。评估之后,医生会通过脑脊液检查、头部CT、脑血管造影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和诊断。通常而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破裂出血病史、动脉瘤的位置和尺寸等综合考虑,对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的降压药、预防动脉瘤出血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剂,以及降低颅内压的甘露醇。而手术治疗主要有动脉瘤夹闭术和动脉瘤栓塞术。这两种手术在选择时需要因人而异,需要考虑患者脑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与周边组织血管的关系、患者自身年龄等情况。
6.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怎样的?
脑动脉瘤的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将很细的管子放到动脉瘤内,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在DSA系统的支持之下,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干预,或载瘤动脉的重建和重构,从而使得瘤囊内的血流消失,消除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出血风险。血管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和密网支架等。
7.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开颅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根治,费用低于血管介入手术。手术费用取决于动脉瘤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合并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一般费用在10万至20余万之间,仅供参考。对于动脉瘤夹闭完全和颅内具有较大血肿的患者,复发率较低,同时能够将血肿清除。缺点是创伤较大,并发症也较高,对医生的医术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比之下,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并发症较少、费用较高、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恢复快,并且同时可以治疗不同部位的脑动脉瘤。缺点是复发率较高,对于需要放置支架辅助栓塞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针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和出血。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颅夹闭,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进而消除破裂的风险;另一种是在颅内动脉瘤瘤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破裂风险。开颅夹闭可以根治,但开颅手术的风险非常大,需要结合颅内动脉瘤的位置来判断。弹簧圈疗法的费用非常昂贵,而且也不能根治,一旦瘤体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的弹簧圈来降低血流对瘤体的冲击,当瘤体变得非常薄时,依然需要开颅治疗。
据统计开颅手术与介入手术量之比为1:2,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遵循以下原则:后循环动脉瘤(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未破动脉瘤及无分支血管从瘤体发出、岩骨段、海绵窦段、眼动脉段动脉瘤、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首选介入手术的治疗方法。而血肿较多的动脉瘤,需要多个支架且不能确定完全打开的动脉瘤,存在血栓形成可能和闭塞载瘤动脉可能的动脉瘤,介入难以致密栓塞、复发率高且导管难以到位的动脉瘤,应该选择开颅夹闭手术的治疗方式。
8.手术之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手术之后要注意清洁消毒,不可沾水和洗澡,一定要注意营养的补充。术后第一天,可以视情况给予患者少量流食;术后第二天起,可以吃半流食,直到患者可以开始正常饮食。对于普通的患者,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注意不能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而是要以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和纤维等食物为主。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复查,一般而言,每半年需要复查一次。与此同时,积极乐观的心态、稳定健康的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健康!
专家介绍
罗忠平
神经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郴州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神经科学委员会理事,湖南省脑与脑健康委员会常委,湖南省健康宣教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加速康复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郴州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郴州市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脑、椎管肿瘤行显微手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三叉神经痛行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及血管内栓塞手术,脑干出血行开颅及穿刺手术等方面经验丰富。
坐诊时间:每周星期二上午。
本文是罗忠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